外国女青年风情各异
□文/马继富
我曾去过20多个国家周游,与许多国家的女青年同在一幢公寓里做过邻居。从她们的言行中,我粗略地了解到一些她们各自的特色。
法国女青年好侃。法国女青年的自我感觉极好,她们认为法国是世界的中心,一切潮流都跟着法国在走。她们自觉目光深邃,看世界看得透彻,所以,有事无事都会神侃一番。我曾与两个法国女孩子同住过,她们一有闲暇,就一边喝咖啡,一边天南地北地侃世界。从艾滋病到总统秘闻,从脱衣舞侃到“天体运动”的兴趣,真是无所不及。
法国女青年对其他各国女青年似乎都怀有偏见,比如她们觉得比利时女青年对美味没有追求,不懂吃文化;认为俄罗斯女青年不爱惜自己的身材,衣着没有品味;认为英国女青年保守,爱假装正经;最最瞧不起美国女青年,说她们没有高贵的血统,连自己的根都不知在何处。
日本女青年好玩。女权主义在新千年也狠狠地冲击了日本,使得女性一改往日温柔贤惠、为男人而活的形象。她们痛快地宣布:为自己活一次。特别是那些精力充沛、拼命工作又尽情享受的单身女子,是日本最为活跃的一群。她们既是国外度假大军中的主力,又是在国内郊外豪华别墅和游乐场度周末的常客,与为存钱而工作的日本男人相比,这些单身女子更为潇洒,她们是为花钱而工作。她们能利用新闻媒体中的信息去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全天候餐馆和会费昂贵的体育俱乐部,在高尔夫球场、赛马场、股市、酒吧、温泉浴等一些传统上属于男子的领地,都可以见到这些无牵无挂的女子。
美国女性乐观。我与一位名叫凯瑟琳的美国女性做过邻居,她离婚前没有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做主妇,伺候丈夫的饮食起居。丈夫有了新欢后,即将她抛弃。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离婚时丈夫付给的赡养费作本钱,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商界女强人。美国女性大多拥有极强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且性格非常乐观。
凯瑟琳告诉我,在美国,夫妻双方或一方失业是常有的事。许多妇女都能以她们的乐观精神承担这份压力,她们勤俭持家,用十分有限的救济金,安排好一家的吃穿住行。为了生活,她们还去接手一些又苦又累的服务工作,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美国的年轻女性更是积极求上进。我认识一个叫克丽斯汀的女孩子,拿过两个学士文凭和两个硕士文凭,还嫌不够,又开始攻读博士文凭,她说,知识永远不嫌多,在“美丽”的组成部分中,知识占据了不可忽略的地位。
科威特女青年爱美。女性都是爱美的,但黑袍下的科威特女青年爱美之心更胜一筹。有一阵子,我曾住在法国一个较为高级的宾馆里面,与我们对门的就住着两位科威特女青年。白天出门,她们都用一件黑袍紧紧地裹住她们的身体。有一次,她们邀请我到她们的房间里去,说是一起欣赏最新巴黎时装发布会的录像,结果却是去看她们炫耀昂贵华丽的衣裳。脱去黑袍的她们,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钻石耳环、珍珠项链、宝石手链、金戒指、金腰带,一应俱全,把我看得眼花缭乱。她们喜欢亮丽的赤橙黄绿,尤其偏爱那些有珍珠、水钻镶嵌的款式。一袭缀满珍珠的礼服,往往要花上万美金,但穿几次让所有的女友看过后,就拿去贱卖了。阳光下,她们与黑色为伍,但在深闺中,她们却与女伴们开过无数次时装展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