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29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勇立潮头竞风流 深化改革求发展 创新思维谋新路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五年前,他白手起家,卷入西部大开发的浪潮重;五年后,他的足迹踏遍了甘肃、青海两省,先后承揽了17项工程任务,并以丰硕的成果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弄潮儿……

勇立潮头竞风流

——记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副总经理兼西北工程总指挥宋四保

黄河以其汹涌的气势和桀骜的姿态巨龙般穿越陇原大地,著名的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奇和魅力。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奏响的号角,一支铁军劲旅在古丝绸路经过的陇原大地上,以其辉煌的战绩,为这片古老的土地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诗篇。踏上陇原大地,望着那四通八达宽阔的公路,使人们感受到了西部大开发给这片神奇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也正是这片神奇的土地,造就了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宋四保这位西部大开发的弄潮儿。

挺进陇原

走进宋四保,他那和蔼而又渗透着几份严肃的面孔、稳健的身姿、敏捷的思维、超前的意识、大胆创新的经营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无一不流露出几分军人的气质。他曾参加了青藏、罕东、大秦铁路工程建设,获得了全总颁发的“火车头奖章”。

1996年6月,宋四保走马上任中铁二十局四公司副总经理,而此时的四公司受建筑市场疲软的影响,生产经营正处于低谷,工程任务的严重不足,使大批职工息工在家,公司内部资金短缺,职工的工资难以维计,部分职工的基本生活费有时都难以得到保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宋四保和其他领导一起感到了肩上担子的份量,强烈的责任感震憾了这位出身农家的西北汉子。

1998年初,在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夜,宋四保以其敏捷的思维方式,似乎感受到了西部市场内在的潜力。此时此刻的宋四保一连几个晚上都在内心矛盾的思虑中失眠。作为一个公司的副总,有着舒适的工作环境,何乐而不为呢!但每当他看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那些息工在家职工的贫困生活等现状,又使他在舒适的环境中产生一丝深深的忧虑。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使这位憨厚而又倔强的西北汉子最终做出了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挺进西部创业的决定。他耐心地说服了家人,主动请战,挑起了四公司西北片区工程总指挥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艰难和荆棘的西部创业之路。

艰难创业

中国有句俗语:万事开头难。上任之初,宋四保的手上除了“帅印”外,既无启动资金,又无生产设备,技术人才更无着落,简直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此间,各种流言蜚语潮水般涌来“……放着舒适的机关不坐,硬要撑大头;就他能,要啥没啥,看他咋办……”。

面对各种困难,他没有气馁,他动用自己家的全部积蓄,又从亲朋好友那筹措了10万元,迈出了西部创业的第一步。

踏上陇原大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似乎对这位游子显得格外亲切,他下定决心,要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但市场的残酷竞争,使他意识到承揽工程任务的艰难性。在最初的日子里、为了一个工程信息,他常常连续风里来雨里去的跑政府、访同学、求战友,为了搞好投标中繁杂而细致地准备工作,他孤身一人蜗居在兰州最廉价的便民旅社里,啃着方便面,一个通宵又一个通宵反复制作和修改着标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他的执着感动了“上帝”,1998年7月18日,消瘦得难以辨认的宋四保在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煎熬之后,终于接到了甘肃省304公路改建工程——安蔺段双凤山隧道的中标通知书。接标的那一刻,宋四保感从衷来,悲喜交加,激动的泪水硬是从这位坚强的西北汉子的眼中夺眶而出,此时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严峻考验

虽说双凤山隧道全长仅有500多米,工程造价不到1000万元。但这项工程在当时宋四保心中,犹如雪中送碳,那份份量,那番重视和珍爱,不啻为自己的头生娃娃。饥饿的人对于突然到手的半块面包,总是既想吃掉又想吃好。宋四保面对四公司挺进陇原的第一项工程,深知成败在此一举,这对四公司能否在陇原大地上站得住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宋四保很快与公司取得了联系,并得到全力支持,他亲自坐阵,调兵遣将,运输机械设备,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期间,他同施工人员一起吃住在现场,亲自指挥,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严把质量关,杜绝安全事故,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创业初期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按照工期要求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给陇东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双凤山隧道工程的一炮打响,使人们对原本不被看好的宋四保和他的队伍刮目相看。1998年底,他们又相继中标310国道天馋段、316国道江天段、312国道柳古段等3项公路工程,总投资额高达15亿元。

严格管理

接二连三的中标通知,宋四保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此时此刻的宋四保并没有沉浸在中标的喜悦中,他所考虑的是一个摆在面前更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人员的调迁、培训工作、工程设备、施工管理……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哪一个不是牵扯全局的大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有可能在刚刚得到的喜悦中覆没。身为总指挥的宋四保想到这一切,暗自给自己提出了“四严”的标准。从息工在家的职工中选出300多人,按照操作规程严格培训;施工中按照施工组织方案严把质量关,工作按照高标准严格要求;管理上按照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另外,宋四保在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创造性推行“人格化”工程,从项目长到施工队长,凡技术人员至少要分管一个单项工程,每一个单项工程定人定责,挂牌施工,使工程项目“人格化”,以工程质量的好坏来反映本人的管理水平和个人素质。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手段的实施,各施工点上捷报频传,一个个精品工程不断涌现。质量流动红旗在天馋公路的施工点上一直迎风招展,直到工程竣工。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铁道建筑报、甘肃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他们的管理模式及动人事迹,相继做了全面报道。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副总经理宋四保以及所率领的这支敢打硬仗、争创名优的铁军,震撼了整个陇原大地。

再铸辉煌

宋四保所率领的这支铁军,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陇原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青年文明号工程”、“施工先进单位”、“样板观摩工程”……一系列荣誉称号,辉映着这支铁军艰难的创业历程。此时的宋四保并没有满足于这些荣誉,一项更高、更远大的计划在他的心中开始酝酿。

当人们挥别二十世纪,刚刚迈进二十一世纪门槛的时候,宋四保向公司党委提出了“巩固甘肃、进击青海”的扩张性发展战略,这对他及整个队伍来说,无疑带有一定的风险。甘肃的市场刚站稳脚,又要到人生地不熟的青海去创业,难怪别人有所顾虑。但宋四保通过对青海的基础建设的现状分析后,在确保甘肃市场的同时,依然带领少部分员工挥师青海,

2000年,在甘肃连续中标平华公路、312国道凤鸣段、天水外环路A段3个工程项目的同时,青海创业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平(安)大(力加山)公路工程中标的喜讯传遍了公司上下。

2001年,宋四保和他的战友在稳扎稳打不断创出名优工程的同时,喜讯接踵而来,青海二尕公路热大段、化隆过境公路、乐化公路、昌花公路、二尕公路大祁段,甘肃天水外环路C段、兰海高速公路8标段,天水麦积山旅游专线环山隧道等8项工程相继中标,极大地鼓舞了公司上下职工的士气。

截止2002年底,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在宋四保的带领下,参加了17项工程的建设任务,总投资近5亿元。在竣工的13个项目中,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了优良以上标准。

梅花香自苦寒来,宋四保和他的战友们经过了几年的艰苦创业,犹如一粒粒铺路石在陇原大地上闪闪发光,一个个名优工程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同时也受到了省、地、市及业主的多次表扬和嘉奖,宋四保作为这支铁军的领头羊,2002年荣获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特殊贡献奖”,同时也获得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首届“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李世科 黄永平 方军 雷春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