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30日

陕西工人报劳模风采 陕西省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简介 陕西省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事迹简介

当前版:第A3版:劳模风采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劳模风采
03

陕西省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事迹简介

刘智勇,男,45岁,中共党员,在职大学学历,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他在法院工作20年中,刻苦学习法律知识,不断精通本职业务。长期从事案件执行工作,始终把生效的法律文书能否得到兑现,看成是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关系到党和政府威望的大事,无论承办案件大小,都能认真办理。面对“执行难”的社会环境,他既严格按法律文书办事,又注意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既注重法律效果,又注重社会效果。为不失案件执行时机,经常带病坚持工作。他廉政执法,受到当事人的敬重,先后执结近二百余件案件,执行的财产金额累计达数亿元,从未受到投诉,他先后被评为省、市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和市劳动模范。

武胜利,男,45岁,中共党员,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陕西省电信公司西安分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

他面对邮电业务的多次拆分、多家通信企业的激烈竞争,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对经营格局进行一系列改革。在西北地区率先开通“小灵通”业务,不到三年时间用户达36.6万户。2002年使ADSL宽带在西安市的使用户由年初的300户到年底达到1.8万户;本地网电话放号33.34万户,全市用户总数突破20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48.7万户。2002年完成业务收入20.32亿元,突破了20亿元大关,增幅为11.6%,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1.84万元/人。企业被评为陕西省先进集体,他被评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优秀管理者。

李军平,男,38岁,中共党员,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专业组长、高级工程师。

1998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项目芜湖长江大桥钢梁制造的技术工作,先后开发应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00多万元,该桥的制造技术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公司钢梁制造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和提高我国大型复杂钢桥梁的制造技术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撰写了多篇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还撰写了《芜湖长江大桥钢梁制造技术》专著中的大量章节,对今后类似钢梁的制造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史亮,男,55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渭南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

该同志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为探索职教改革作出了贡献。92—95年,在技工学校向何处去的情况下,他深入调研,对办学观念、专业学制、质量目标、教学计划、毕业分配等提出一系列独到见解,在国内重要媒体发表并获奖,主要理论和观点被省市主管部门采纳,有的已成为政府指导性政策。他主持编写了“工业会计”、“商品流通”等45门课程的模拟实习教材,有的被西北五省同类学校列入教学计划,有的被国家劳动部推广。他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和渭南市“拔尖人才”。

郝新亚,男,48岁,中共党员,高中学历,陕西榆林煤炭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销业务主管、经济师。

91—97年在榆林地区煤炭运销公司工作期间,6年间全区煤炭运销计划增加了81万吨,每年计划外落实运量40多万吨;97—2000年增加计划88万吨,每年超额完成发运任务,销售收入大幅度提高。2000年底调榆林煤炭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两年增加出口煤计划49万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还多,2001年、2002年集团公司利税分别达到5700万、5940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他被评为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

张喜文,男,49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总工程师、炼油高级工程师。

他参与了长庆油田多项重点炼油技术改造项目。一是马家滩炼厂3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建设技术工作,受到当时石油部的表扬。二是主持编制的马岭炼厂3万吨/年重柴油降凝装置技术方案,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套之一。三是参与组织的长庆石化公司年加工规模从20万吨扩大到280万吨的技术改造项目,节约投资3.82亿元,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金奖和200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四是他撰写的《催化装置进料工艺流程改造》被录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他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刘海虹,男,47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国兵器工业第203研究所生产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近年来,他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思路对生产条件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强化了质量管理体系,使军品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在单位内部推行了独立核算、二次合同、绩效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军品生产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该所国家重点军品生产的一次交验合格率和合同履约率连续保持在100%,生产现场管理被中国兵器集团公司评为五星级先进单位,军品生产收入连续三年超亿元,2002年超过两亿元。他被评为兵器集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刘立,男,32岁,中共党员,中技学历,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车工。

在一项国家杀手锏军品生产中,他承担着十多种高精度零件的加工,为攻克技术难关,他改革刀具,采用一刀多刃,对不规则、易变形、难装夹等难题采用弹簧夹头衬套、反镗软爪,四爪精车花盘等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工效提高五倍。某项航天产品生产中,有三,四种零件的加工技术一直未解决,报废率在50%以上,他改革加工方案和方法取得成功,废品率降到5%以下,加工技术被编入技术资料。先后被评为陕西航空局质量标兵、十佳青年和省劳动模范。

张学政,男,46岁,中共党员,在职大专学历,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综采队副队长。

他1999年担任生产班长后,连续三年创生产原煤42万吨、72万吨、90万吨的好成绩。他针对所在矿是煤气油共生的高瓦斯矿井,采取“快速推进,赶在工作面周期来压和发火之前先期防治”的方法,辅之“黄泥灌浆、预裂爆破和瓦斯抽放”,将瓦斯和气体制服,从而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无事故。他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连续四次创全矿务局工作面安装、回撤最好水平,节约资金240万元。加强综采放顶煤的回收,使回收率提高40%,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该成果被评为2002年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他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廖文访,男,40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陕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高新分公司经理、工程师。

他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项目部经理工作,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施工和管理经验,赢得了市场和效益。他树立质量意识,严格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树立效率意识,以管理求效益;树立竞争意识,通过创建科技示范工程活动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树立人本意识,以爱心换得同心,以爱心凝聚人心。2002年完成产值3546万元,完成计划的126.7%,上交利税237万元,完成计划的115.5%。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省新长征突击手和宝鸡市劳动模范。

张红娥,女,31岁,中共党员,高中学历,五环集团细纱车间工人、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六大代表。

她坚持岗位练兵十几年如一日,创造接十根线头仅用24秒,包装五个粗纱只用21秒的成绩,居全省纺织系统前茅。她工作中出满勤、干满点,七年干了八年半的活,超产26.1915吨,被群众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她先后与28名青工签订了“一助一”的帮教协议,所带的9个徒弟个个成为操作能手。她连续7年被评为厂级劳动模范,连续八年获得省纺织公司“操作标兵”,先后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省青年岗位能手和西安市劳动模范。

焦南峰,男,49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他长期从事秦汉考古的田野发掘和科研工作,曾参与并主持了汉阳陵、秦都雍城、秦公陵园、秦公一号大墓、秦宗庙遗址、秦汉蕲年宫区、唐李晦墓等大型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的筹建和布展工作,汉阳陵的考古发掘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他撰写的大量科研专著和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引起国内外考古学者的关注。他两次放弃全家留居加拿大和美国的机会,而继续从事祖国的考古研究工作。他被评为全国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

方建中,男,49岁,中共党员,在职大专学历,陕西八大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榆林热电公司电气分场主任、技师。

他改造设备80多套,既解决了生产难题,又节约了大量资金。在3号炉集控改造工程中,自制了本厂第一台电接点水位计,实现了自动调节、自动监控,提高了安全可能性,减轻了劳动强度。在水源改造工程中利用农灌机井原理,采用无沙混凝土渗水管、无纺土工布防流沙技术和横卧河床底取水法,解决了设计、制造、安装中的许多难题。在6号机建设中合理建议、科学管理,节约资金四十多万元。他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技术能手、省农电局“模范党员”和榆林市劳动模范。

段宝岩,男,48岁,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几年,他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大射电望远镜国际合作项目中,提出了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变革式创新设计”的革新方案,使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美国Arecibo望远镜的重量由1000吨降至20--30吨。在拓扑优化研究方面,提出的工程结构多工况拓扑优化设计,解决了当时国际上在该领域存在的三大难题,拓宽了工程结构优化的研究范畴。他先后被评为电子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和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蒋晓飞,男,47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矿井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他先后主持参加了灵新、大柳塔、榆家梁等二十多个大型和特大型矿井及矿区的设计工作,所承担的设计项目在投标中中标率达100%。在印度柯塔迪矿井和目尔巴矿井的国际投标中,一举击败了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对手,获得了技术标第一名。在承担榆家梁年产800万吨特大型矿井的设计任务中,设计的机架合一胶带运输机轻型钢栈桥,填补了国内煤炭设计的一项空白,获得煤炭行业设计金奖。他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于兴良,男,37岁,中共党员,中专学历,陕西铅铜山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厂长、工程师。

他优化脱水工艺流程结构,使设备运转率提高到95%以上,实现了铅、锌精矿产品含水量低于10%的目标。针对选矿厂难以达产的实际,提出了“多碎少磨”的办法,降低最终破碎粒度(20mm±降至15mm),提高球磨机台效(由14.6吨/小时提高到19.5吨/小时),使吨矿电耗由54.8度降至44度,全年节约电费99.96万元。提出“快速浮选法”,提高了选别指标,裁减设备26台(套),减少设备装机容量186千瓦,年创造经济效益217万元。他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先进个人和宝鸡市劳动模范。

梁向峰,男,36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工程开发部经理、高级工程师。

他先后主持西安黑河金盆水利枢纽等30多项大中型工程编投标工作,累计中标工程合同额22亿元。他运用和开发软件技术编制的标书高效、准确、美观,处于国内领先和达到国际水平,屡屡以施工方案优秀、投标报价合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工程中标率超过40%,远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15%的水平,使陕工局施工点遍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世界6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企业大发展,成为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他被评为陕工局(集团)公司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李逵,男,41岁,中共党员,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他自1999年担任厂长以来,全方位提高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实施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创建了三个以“爱祖国、爱油田、爱岗位”为主题的职工思想文化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单位,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4年来,原油产量以30%的速度递增,净增70万吨。2002年创利税15.8959亿元,跻身中国石油效益一类油田行列。他被评为陕西省杰出青年企业家。

谢贵良,男,59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神华集团神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

自1996年3月由大同铁路分局调入神华集团神朔铁路运营筹备处后,他使一个仅有数十人的筹备单位发展到今天集车、机、工、电、辆于一体的拥有4500名员工的大型铁路运输企业。运量由1996的75万吨增至2002年4710万吨,翻了七番,累计总收入42.96亿元,上缴利税19.09亿元,超出预计的6倍。企业生产连续七年安全无事故,连续3年蝉联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他先后被公司、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陕西省劳动模范。

杨志华,男,51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西安铁路分局工会主席、高级政工师。

他开展了“火车头”、“百安赛”、技术比武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使2300多名机车乘务员实现安全行车500趟,1572名检修员实现了安全检修100台。深化了职代会和集体合同协商制度,推行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制,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满意率达97%,对厂务公开工作满意率达95.7%。实施了“送温暖”工程,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仅2002年慰问困难职工7800户,慰问金255万元;为171名特困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19.3万元,为406人办理了“低保”待遇。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送温暖工程先进个人。

刘本粹,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他任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总经理以来,前瞻性提出在西北建设全国最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750千伏输变电试验段线路项目将立项开工,陕北、宁夏煤电基地及黄河上游水电开发项目稳步推进,对陕西和西北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连续三年全面完成了国家电力公司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和经营目标。为解决黄河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的问题,提出陕西倒送火电,提高龙羊峡水位,多蓄水20亿立方,缓解了山东、天津下半年出现的水荒。他被评为西北电力系统劳动模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