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骗”
□文/宫烨文
人生一世,大概很少有人说他没上过当,受过骗的。我也未能免俗,受了一次“骗”,“骗”我的,是一位老人。况且,别人认为我是受了一次骗,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说起来,应该是20年前的事了。
1980年秋,我在部队服役4年,回乡探亲。由兰州坐了一夜火车,早晨7点左右到西安火车站。
我扛着两个大提包,临出站时,检票口发现我的行李很重,便挡住我,让把行李过秤,一秤,这两个提包果然超重,补交了1元5角钱的行李款(其实里面装的都是书籍,死沉),然后吃力地顺检票口出了站。
到车站广场,刚在地上放下行李,便有端脸盆、拿毛巾、暖瓶的人围上来,问洗脸不,说一次2角钱。我只说,在车上洗过了。接着一个约六十岁左右的老汉,瘦瘦的,一身农民的打扮,走到跟前来问:“同志,你去啥地方?要帮忙吧?”我赶紧说:“我去户县,请问去户县的长途汽车站怎么走?”他想了一下,说:“坐3路车,到南门站下车,那儿有个去户县的车站。”说着,他便提起我地上的一个提包,往他肩上一扛,我便扛起另一只包,跟着他到当时车站广场南口的3路车起点站。
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老人告诉我,他家不在西安,他来西安办事,钱和粮票都让小偷偷走了,回不去,其实回家的路费不到5元钱。问题是不但事还未办,还没钱吃饭,也没有回家的路费。他说得很平静,既不是乞求,也不是哀诉,而是像叙述别人的事一样。说着话,就到3路车站了。我们放下行李,我从身上掏出10斤全国通用粮票,5元钱,递到满脸皱纹,胡须稀疏,头发花白的老人手上,说:“谢谢你帮了我的忙。我是个战士,一个月的津贴费只有10元钱,我给不了你更多的,只能这一点了。”老人双手接过钱和粮票,后退两步,给我鞠了个躬。
恰在这时,3路汽车已到了车站,并且上了不少人了。老人又帮我将行李搬到车上,和我握手道别。3路车启动了,我和老人挥了挥手。司机和售票员瞪着大眼睛问明了情况,然后异口同声地说:“你上当受骗了,解放军同志!”
我听了,一点都不惊讶,我说:“这是我自愿的。那么大岁数的人,帮我扛行李况且他并没有提出要多少钱,给多给少随我的意。”司乘人员和其他乘客无语了。
那时,一碗羊肉泡的价格也就是五角钱吧!不过吃几个饼子,得收粮票。
回家后,我将这一情况告诉母亲,母亲说:“给得不多,应该给。”
二十年过去了,如他还健在,也该有八十岁左右了吧,这位“骗”过我的善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