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不是接吻
□文/韩小士
在一个盛产口号的国度中,倘有若干人把“与国际接轨”天天挂在嘴边上,那肯定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前些日子,在一个以“红米饭南瓜汤”而著名的内陆省份的省会里,有一家商场就上演了一出“与国际接轨”的“接吻大赛”。初看这条消息时,心中生出无限感慨:我们的幸福生活真的是离国际标准相差不远了啊!甚至还颇为遗憾地联想,自己已年过半百,否则的话也应该前去一试身手,接吻大赛是多么诗意何等浪漫的事情,再说还有商家提供的价值9980元的大戒指等着你呢。
这条消息看过也就忘了,可时隔不久,偏偏就有一位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朋友打电话来顺口提到了这件事。我这才知道这场比赛是以“110”的出动而收场的。
比赛那天,天不作美,冬天的风冷飕飕地和“火辣辣的热吻”毫不搭界。可怜那些选手从上午10点钟就开始“把两张嘴作成一个吕字”,其情状与中国古代言情小说中的描述同出一辙,由此可以看出,大赛的主办者对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做了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才生出这么一个好点子来。比赛坚持到17个钟头以后已是后半夜3时,气温可想而知,难为了参赛选手的勇敢无畏,但问题的严重还不在于此,生理上的排泄需要可不管你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奖品,它一律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到点就要“公事公办”。眼见得最后三对选手形成僵局,也不知他们是怎样达成共识的(那一个“吕”字如何拆得开呢);或许是观战的亲友团互通了信息也未可知,总之是大家形成默契:一块“撤嘴”,共得奖品。
倘若事情就此结局倒也不失圆满,但是意外出现了。其中一对选手的“吕”字拆开的速度慢了半拍,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偶然?恐怕是谁都说不清了。反正商家认定他们是“今夜热吻冠军”,遂颁发了那枚实际价格不过两千元的奖品戒指。如此一来,另外两对选手和各自的助威者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就借了这个舞台上演了一场全武行的“搏斗大赛”,其可视程度丝毫不亚于“接吻大赛”本身。这场出乎主办者意料之外的闹剧一直上演到惊动了“110”,警察赶来才告结束。如此风情之夜,并且“浪漫”到这等地步,也算是给国人又增加了几句谈资,谁敢说我们的“接吻大赛”没有创意呢?
这场闹剧匆匆收场,明眼人不难看出谁是其中的真正赢家。策划“接吻大赛”的商家不过抛出一枚实际价值两千元的小小戒指,居然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畏寒冷袭人不顾斯文扫地,不吃不喝不撒不拉不说话甚至连个喷嚏都不敢打,心甘情愿地为商家造势,呜呼!以泱泱大国之五千年文明史,竟在商潮涌起的今天结出这等硕果来……
在下孤陋寡闻,极有可能不识此事所蕴涵的“与国际接轨”的深刻意义。但是,以我之愚钝,感到还有些更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就没有人积极策划“接轨”呢?比如,上公交车要排队;在公共场所不能吸烟;会计不得做假账;人不能说假话;权力部门不能乱罚款;官员必须清廉……窃以为都是亟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相形之下,于街头进行激情热吻乃至为此举办大赛,实在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起码在当下这个“初级阶段”里,远没有就业住房养老保险惩治腐败重要吧?
末了再赘一笔,为了一枚戒指就豁出身家性命当街长吻十七小时,实在算不得是“前卫”之举。你的脸面再不值钱,总不至于只值一枚戒指吧?就算它真的是9980元的身价,和“人”字儿比起来,又能价值几何?走笔至此,几句“打油”忽地跃上纸面:爱情诚可贵/尊严价更高/若为戒指故/两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