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启航驶大舰
——东方纸业集团公司发展侧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大报告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似一缕和煦春风拂过方寨村的上空,似一泓磅礴的波澜,推动了这里的一艘大舰。
武功县方寨村是省委副书记张保庆包抓的党建联系点,近年来,地处该村的武功县东方纸业集团公司一班人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积极组建企业集团,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做大做强造纸产业,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发展,集团化经营的新路子,企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先后多次荣获省市表彰奖励。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带好强工富民路。
搞好企业,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多年来,东方纸业集团公司党总支始终把整顿和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首先,抓好组织建设,选配好领导班子。公司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把事业心强、有开拓精神、善于经营、能够和职工群众同甘共苦的16名干部选拔到厂长岗位上,还为集团公司选拔了7名领导干部。同时,建立了集团公司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16个分厂建立了5个企业党支部,并选配了素质高、能力强的负责人。
其次,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大解放。公司先后多次召开领导干部和股东代表大会,认真学习发展集体经济和工业企业的方针政策。组织党员干部到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和岐山县岐星村等地参观,学习外地发展村办工业企业的先进经验,更加明晰了发展村办企业的思路。
三是抓好企业班子的学习教育。公司开设了政治理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化工分析、纸品生产和法律知识等课程,坚持每月集中学习4次,并从四川、山东、江苏和杨凌等地聘请了专家教授为企业领导讲课,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省市参加培训,学习掌握企业管理和造纸行业的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二、实行股份合作,激活村办企业发展一盘棋。
公司是在原有两个造纸厂的基础上,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有步骤、分阶段对村办企业进行改造,使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1999年,村上提出了“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鼓励村民积极参股入股,组建企业集团”的口号。村上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将原纸厂、退水渠,道路和电力、土地等折合成股份,组建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实行厂长负责制,各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风险共担,分段承包,超产提成。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鼓励村民积极参股入股,融集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了第四、五、六分厂,扩建了九条生产线,组建了东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公司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大胆提出了建立东方工业园区的二次创业计划,对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规划,配套建没,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新办企业入园发展。村民们再一次掀起了参股入股高潮,短期内聚集资金7000多万元,技改扩建了25条生产线,园区已建成16个分厂47条生产线,拥有固定资产1.26亿元,其中集体经济占到了52.6%。园区由原来单一的造纸业,发展成为造纸、印刷、化工、餐饮等多业并举的局面。公司效益明显提高,年产值达2.5亿元,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
三、以质量求生存,切实加强经营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搞好企业的基础。公司从建厂一开始就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牢固树立了以质量求生存的经营管理理念,全面加强生产、技术、成本、质量、财务、营销等各项管理。
公司首先对原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了更新改造,引进了1575、1760、1880,长网和多缸纸机等。采用了业硫酸钠蒸煮法进行生产,淘汰了原来的碱法蒸煮,同时,与陕西科技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合作,定期给各厂厂长传授知识,介绍经验。公司还从四川、山东等地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各分厂也都聘请了技术员与工程师,会计师和经济师,建立了专门的企业人才库。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公司严把原料进口关,公司领导亲自考察原料进口厂家,对质量标准合格的原料,实行公司集中采购,各分厂定点供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建立了质量跟踪、统计、检测、检验等质量监督体系,在每个车间都有质量监督员、每个厂都有化验室和质检科,严格对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由于严把质量关,近年来,公司生产的产品多次被评为优秀产品。其中35克有光纸获省优产品,公司顺利通过了TQC质量管理认证。潮阳牌卫生纸在湖南等地荣获免检产品。产品品种也由单一型发展到多样化,既可生产文化用纸,又可生产书写纸、卫生纸等,公司近期还开发了防近视纸。
日前,公司年产文化用纸8万吨,生产的5个规格、20多个品种,畅销到四川、湖南、湖北、安徽、上海、山东及山西等20多个省,远销东南亚等几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回首来时艰辛日,前去,大鹏扶摇九霄云天里……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