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小柴昌俊与田中耕一
□文/严阵
2002年,日本首次有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第一位是小柴昌俊教授。他是X射线天文学的创始人,因“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先驱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柴生于1926年,小时曾梦想当一名军人或音乐家,因在高中时不幸得了小儿麻痹而使儿时的梦想破灭。小柴读大学物理系时,毕业成绩是系里的倒数第一。获奖后他说:“搞基础研究要有好奇心,就是要有把工作进行到底的决心。”“人生取决于毕业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位是田中耕一。他因发明了生物大分子的轻激光质谱分析方法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生于1959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当一名小职员。工作中他专心致力于研究,喜欢读书而不急于写书、写论文,也不参加升级考试。在一次测试工作时,田中不小心错把丙三醇溶液倒入钴液中,但他没有忽略这次偶然错误中出现的奇异现象,结果找到了可以异常吸收激光的物质。1987年他把这一成果写成论文提交给一个专业学术会议,在日本并未引起关注。直到宣布获得诺贝尔奖之时,日本的学术界还不知田中耕一是何许人也。获奖后,小泉首相专门向田中发出贺电,各种头衔、褒奖纷至沓来,热闹非凡。而田中只是苦笑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两位日本学者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奖的简历,值得我们国人玩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