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困难职工架一座连心桥
——记铜川市总工会“主席接待日制度”
陈大川是铜川市制鞋厂下岗职工,2000年他和同是下岗职工的妻子毅然走上了自我创业的道路。他们将房子作抵押,从银行贷款办起了养兔场。他们的养兔场建在陈大川当年下乡的红土镇枣园村的山坡上。买地、打井、拉电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养兔场建起时,手中已无流动资金。买兔种、饲料,只好借亲戚朋友的钱。就这样苦撑了几年,到去年底,兔场终因缺少流动资金而陷入困境。
在陈大川简陋的房子前,当担着草、流着汗,刚从地里割草回来的陈大川谈起当时的困难时竟流下了热泪。“当时,春节将至,在人和兔都‘无米下锅’之时,我想到了工会!”于是,他给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写了一封求助信。
铜川市总工会主席韩树存在主席接待日读了陈大川的信,他立马派副主席斐新华和工作人员去看望陈大川。斐副主席按照信上的地址来到陈大川的养兔场,给他先送去300元慰问金,并鼓励他和妻子振奋精神,将兔场办下去。之后,市总又送去2500元的资金扶持陈大川。今年4月,在走访中,市总领导了解到陈大川兔场周边的村民也很贫困,经常用草换取旧衣物,于是当即决定,在全市工会开展向困难职工“献爱心、捐衣服”活动,先后收到旧衣物3195件。4月28日,经主席接待日会议决定,市总将衣物全部送给养鹿的下岗职工李凤仙和养兔的陈大川。他们用衣物换取草料,即节约了资金,又和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陈大川的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得益于市总工会建立的“主席接待日制度”,设立在市援助中心的“主席接待日”,每周由市总三位主席轮流值班,专门接待困难职工上访和处理群众来信。他们怀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和处理问题,到目前,“主席接待日”已形成制度,并解决了十几位职工的切身困难。大家说,“主席接待日制度”拉近了工会主席和困难职工的距离,提高了工会的办事效率,真正在工会和困难职工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