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是“馅饼”还是“陷阱”
走在街头,不时可见商家因店庆、清仓大甩卖而举行的“免费大奉送”活动。这些以低价或免费为由引诱顾客的大“馅饼”背后猫腻十足,一不留神,免费的“馅饼”就有可能变成“陷阱”。
免费义诊——
实则为卖“药”
医生设摊卖药的现象在城市繁华的街头、大型商场门前经常可见。他们穿着白大褂,打着“义诊”的幌子,实则在为厂家卖药。
免费义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卖什么药你就得什么病。笔者曾在西安小寨十字一“义诊”处亲眼所见:要求诊治的过往行人在医生热情、精心检查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人人都缺钙。同样,在西安市东大街开元商场门前一“义诊”处,在此要求“义诊”的过往行人,都或轻或重地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不用说,前者是卖补钙药的,后者是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的。义诊医生为了掩盖他们名为“义诊”实为卖“药”的做法。用精密仪器测量不说,还不停地重复播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推荐此药的录像片。医生诊断、仪器测量,加上名人推荐,说你得了什么你都要相信,让你掏多少钱买药你都得掏,要钱不要命的人总少于要命不要钱的人。
至于那些参加“义诊”的医生,是药商花钱雇来的“托儿”,拿人家的手短,当然得竭尽全力为药商“吆喝”了,哪怕是违心也得干。
免费美容——
宰你没商量
星期天、节假日逛街时,女士们常常会意外地获得一张免费美容券。殊不知,当你接过这“馅饼”时你已经来到了“陷阱”的边缘。
一天,王女士手持一张免费美容券高兴地走进某美容院。在热情的款待声中,王女士从容地躺在美容床上。美容过程中,美容小姐拿出一大堆“最新、最流行、从国外进口的”化妆品——询问王女士要不要用。既然是免费的,王女士当然是来者不拒。谁知,当她做完美容起身欲走时,美容小姐柔中有刚地说:“你还没付费呢!”王女士不解地问:“我不是给你免费美容券了吗?”美容小姐说:“对不起,美容我们是免费给您做的,但化妆品是收费的。”无奈,王女士不情愿地交了二百多元不知名的化妆品的钱,来时的高兴劲儿这时已全没了。 (周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