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响云霄 高楼林立铸新颜
——安塞县真武洞建筑公司发展纪实
对于一个从普通农民到今日闻名全省的乡镇企业家马国仁,他是如何带领着自己的建筑队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广袤的陕北大地上,书写自己的历史,谱写他的建筑公司的一个个瑰丽的诗篇?我们试图去解读之。
跨越时空,昂首走来。1970年,马国仁从生他养他的一方黄土地上走了出来,一头扎进了建筑这个“苦行当”,去追寻自己的梦想。25年的风餐露宿、摸爬滚打,1995年2月,“安塞县真武洞建筑公司”组建成立,他出任总经理,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凭着超前的创业意识与企业经营理念,他带领一班人马经过6年的拼搏打造,于2001年使得一个乡镇建筑施工队从全县建筑企业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由陕西省建设厅核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三级资质的先进企业。公司科室齐全,拥有一支较强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精良的施工队伍,其中拥有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会计师、统计师、经济师及项目经理等资格证的达百人。公司资产雄厚,机械设备精良先进:共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1200余万元,各类施工机械总台数共计112台,公司年可完成产值3000万元以上。可承担14层以下,24米跨度以内建筑施工工程,高度70米及以下的构筑物,建设面积6万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与时俱进,管理先进。多年来,公司始终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宗旨,从抓班子自身建设入手,强化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在内部结构上,公司几经改革,建立了“五科一中心”的领导体系。坚持“任人唯才”的用人机制,努力为干部职工打造一个施展其才华的“用人平台”。公司注重职工的技能培训,确保规范上岗、安全生产;强化“以人为本”的职工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公司“向管理要效益”,注重工程质量的提高。每年年初,公司都要召开党委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把全年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制定岗位职责、生产例会制度、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且,公司还建立健全了财务制度,整顿财务管理秩序,在财务上实行“三公开一监督”制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工程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连年提高。几年承建的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并且,公司在2001年建立ISO9002:1994质量体系,经中国方圆认证中心审核认证;2003年换版,实施ISO9001:2000质量体系。
业绩非凡,继往开来。风雨洗礼八年,公司城建的工程不胜枚举。其中承建的县中学住宅楼获省文明工地称号;县种子公司住宅楼、工商局住宅楼等工程均受到甲方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秋,安塞县决定修建“富民一条街”,该公司历时三年,承建楼房52幢,完成产值7460万元,街道全长1100米,水、暖、电、通、路环保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散发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成为安塞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997年,安塞县“普九”工程启动,他们本着“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的宗旨,承担了工程总量近60%的11个建校工程项目,工程交付合格率100%,并在工程结算中让利一部分于校方,同时也积极捐资助学以回报社会。1997年,马国仁本人被评为市级优秀企业家;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乡镇企业家常务理事。公司2000年获市级“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又获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然而,马国仁并未止步,他思索着,规划着,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他决心再展宏图把公司争取早日建设成集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的集团化的现代化企业。
我们祝愿陕北这位已不再年轻的汉子在这块革命圣地上,腾挪移步,擂动响彻云霄的腰鼓,“大鹏一日腾风起,扶摇直上三千里”。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