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工人的书画家”
□文/苗圃
在常人的记忆里,总以为西安肉联厂杀猪卖肉,是一个粗行当,与熟谙乐道经营、书画的人可能无缘吧。然而事实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
这里就有出身工人家庭,孜孜不卷几十年刻苦钻研,硬是练出一手好字、绘出幅幅画作的谢松宏先生。
谢松宏出生1959年。家境的贫寒并没有阻断他对博大精深、变化万千的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追求。在擅长楷书的父亲影响启蒙下,他勤奋读书,临池绘画,始终不断。家庭经济状况极差,开始买不起笔墨纸砚,他捡拾别人废弃的毛笔,蘸上黄泥水在沙土地、水泥地上练字学画。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为了书法绘画,谢松宏乐此不疲。中国书法名品《神策军碑》《圣教序》等,谢松宏已记不清自己临写了多少遍,用过的旧书报纸可能要拉上几马车。有时写得手腕肿胀。手指发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0年的勤学苦练,谢松宏书写起来,如河水长流,得心应手,画起画来,象春暖花开,泼墨成翠。
谢松宏虽在书画上有了一点造诣,但他牢记哲人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和他接触打过交道的工人师傅都有这样的感受:“他名气有了,工人的本色没有变,而且没有一点架子,你迟早要他写字、画画,帮个忙,他总是乐呵呵的有求必应”。
许多年来,谢松宏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不管是单位的各种宣传活动、横幅标语、写写画画,还是工友家中的婚丧嫁娶,他都乐于帮忙。谢松宏颇见功力的隶书和潇洒灵秀、飞动自如的行书,多次为企业获得荣誉,并一次次成为联系、沟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真挚感情的“大使”。近年先后荣获省、市书画作品大赛奖励并被西安金都书画院聘为院务委员兼客座书法家。谢宏松质朴地对笔者说:“咱们中国的书法艺术叫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我这个‘醉墨斋主’为她吃再多的苦,也不觉得苦,苦中有乐,其乐无穷;能为自己的企业、工友和社会各界尽一点力,我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