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07日
体坛纵横
04

球票炒到五千睡衣还卖两千

热追皇马到底为了啥

皇马的到来,让中国观众着实狂欢了一把。从昆明的“荣誉市民”、大象迎接,到热炒到四五千元一张的球票,以及之后对于皇马球员用过的睡衣、房间进行拍卖,无不显示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狂欢姿态……

追星心态幼稚

迎接皇马,就像迎接一个节日。一夜之间,似乎许多人都成了球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表示,“球迷甚至非球迷对于皇马的明星崇拜,反映了一种不成熟的心态。对于皇马的态度,我们甚至给予他们一种‘英雄’般的礼遇,而这种‘英雄’则具有游戏化的色彩。如果说中学生追星是成长过程中一段正常的经历,那么许多人出现这种现象则是一种幼稚、浮躁心态的表现。”

如果说球迷花巨资搞到一张入场球票这一举动还让人理解,那么花2800元买一件小贝睡衣的行为似乎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焦国标副教授提出,“这种追星现象其实并不代表追星者对于明星个人的崇拜,只是填补追星者个人精神空虚的一种举动。一般说来,追星群体没有具体的个人爱好,他们希望这样的举动能为他们赚取一定的谈资。”

消费的畸形化?

不能不说,皇马中国之行不过是一场商业表演秀,工体的四比零足以说明两者的差距。来到足球第三世界的中国,毋庸置疑,皇马是来淘金的。

皇马之外,中国精明的商家也着实借机狂欢了一把。据有关媒体披露,为独揽总冠名权,以及为花钱请皇马到昆明海埂训练,云南红塔的全部付出可能将近800万元。随之而来的门票收入、转播费以及对于皇马“遗迹”的拍卖收入,皇马中国行的中国商家全部所得绝对是天文数字。据说“龙马大战”的球票炒到四五千元一张但还是绝对热销。

夏学銮教授指出,“虽然中国部分公众具备了这样的消费能力,但在中国经济整体并不发达的背景下,这种商家对于高消费的倡导与刺激同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是不协调的。这种高消费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可称为一种奢侈、浪费。”

媒体的热炒作

皇马来中国秀了一把,中国媒体也热闹了一回。半个月以来,皇马,皇马,皇马……大大小小的媒体上,这两个字炒得比40摄氏度的天气还要热。皇马的一举一动,媒体如数家珍。

是什么导致媒体的如此热情?夏学銮教授表示,“虽然媒体从皇马的报道中并不能直接得利,但发行量、收视率等等关系到媒体利益的指标在支配着媒体的行动。关注的人多,媒体就要竭尽全力地满足受众,对此自然报道得就多。”

(代小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