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构筑陕北高原东西大通道
7月24日清早,我们换乘越野汽车从靖边出发西行,到靖(边)王(圈梁)高速公路工地采访。
汽车从靖边县新农村乡的上彭湾驶上施工用的便道,这儿就是靖王高速公路的起点,经东坑、梁镇、安边、定边,止于陕宁交界的王圈梁,与已建成的宁夏古王高速公路相接。全线路长132.289公里,从目前的施工进度看,可望于2004年全线建成通车,工期较原定建设工期缩短两年。提前建成通车,可以提前见到投资效益。
据省公路局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靖边至王圈梁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235)青岛至银川陕西境内的重要一段,是国家公路主骨架“五纵七横”的“第三纵”,也是我省三条主干线之一,它连接银川、太原、青岛等大中城市,形成银川、靖边、榆林、内蒙古高速公路通道。这条公路的东延伸到吴堡,构筑起王圈梁经靖边、子州,东到吴堡的陕北高速公路的东西大通道。听着介绍,我们理会了这条高速公路建设的意义之重要。
靖王高速公路是从毛乌素沙漠南端穿过的,与古长城并行。眺望不远处的那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土堆,就是古长城烽火台的遗址。我们的汽车一会儿在施工便道颠簸,一会儿在施工的路基上行驶。从车窗向外望去,大风扬起沙尘,坐在车内感受汽车被沙石击打发出的响声。司机师傅说,三四月份是沙尘暴天气最多最厉害的时候,灰天蔽日,能见度还不到一米。施工也得停下来。有时气温低,工人还得穿上棉大衣干活。今天还算好的,不过是五级风罢了,工人的施工可以照常。车到靖王高速公路西段,我们下车后简短采访了筑桥、铺筑路面的几个施工点。
这里气候多变,春季气温低风沙大,夏天酷热难耐。这里地形、地质复杂,施工条件差,难度大。施工用的建筑材料奇缺,沿途没有石料、沙子、石灰,就连垫便道的沙砾也要到邻近的宁夏境内远运,无疑加大了工程成本。沿线填筑路基的土源缺乏,土质变化较大,给路基的压实和质量控制带来很多困难。自今年3月份开工以来,靖王高速西段80公里的施工线上,5000余名筑路职工顶风沙,战严寒,抗非典,千余台机器昼夜轰鸣,仅仅用了120天时间,路基桥梁工程已基本完成,沥青路面已全面铺开,真正体现了“靖王高速”,创下了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多项记录:
——日完成路基土方10万立方;
——一个月一个单位完成钻孔灌注柱143根;
——两个月完成填土方680万立方;
——三个月完成134道通道、涵洞;
——四个月完成10孔20米大桥一座。
目前,靖王高速东段剩余的52公里路基工程招标结束,施工单位已进驻现场,8月初施工全面展开。过不了多久,筑路职工将用自己的双手,把陕北高原高速公路的东西大通道贯通。 本报记者 王仓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