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留守女”挑起生产经营大梁
丹凤竹林关镇涌现260个“妇女互助组”
本报讯 陕、豫、鄂交界处的丹凤县竹林关镇今春涌现出260多个“妇女互助组”,挑起了该镇生产经营的重担,为外出劳务的1500多名男子解除了“后顾之忧”。
竹林关镇在南京、西安、广州、重庆等城市从事建筑、装潢、食用菌、药材等劳务输出的人数年达1500多人。这些家庭的“顶梁柱”离乡后,给家庭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些困难。特别是今年春季“非典”流行期间,外出务工人员未能返乡参加“三夏”的情况下,该镇在各村推行了“妇女互助组”的作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据该镇洋河村妇女刘书芳介绍,由同村王新娥、陈娥、邬梅和她四人自愿组成的互助组不仅做完了农田里的活路,而且合伙把各自承包的果园,养殖场经营得井井有条。刘书芳的丈夫倪中存得知家中的生产经营由“互助组”负责,便一心扑在工作之上,被用工单位白水县某煤矿提拔为副矿长兼技术员,月薪也增加到1600多元。据了解,该镇妇女互助组的出现,受到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欢迎和加入,目前互助组已达260多个,成员达620多人。
(吴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