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团结·鼓劲·振作·创新
——基层代表寄语省工会十一大
张鲁闵:
责任重大 言为心声
全国劳动模范、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铣工张鲁闵是第一次参加省工会代表大会,虽说是名职工代表,但他会前仍征求了许多职工意见,记者专门找到房间采访了他。
45岁的张鲁闵说,工会十一大召开,是全省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推动我省经济发展、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以及职工民主管理等方面都将起到促进作用,广大职工也非常关注这次大会。希望大会能反映职工心声,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来开会之前,我在职工中也征求了不少意见,大伙儿让我反映反映,主要归纳为:各类医院收费太高;职工子女如到别的学校上学,学校乱收费;工人加班加点企业不能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等。职工们希望,工会要落实维护的职责,把这些事管一管。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张凤英:
“两项机制”建设不能放松
秋风阵阵,垂柳依依。
在西安丈八沟陕西宾馆,记者采访了省工会十一大代表、省纺织工业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凤英。
张凤英快人快语,她说,这次代表大会,是全省职工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回顾我省纺织工会五年来的工作,深深感到,工会工作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会组织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并得以有效发挥。一是切实加强了“两项机制”建设。省纺织系统有34个企事业单位都按期召开职代会,审议企业的方针目标和重大决策,讨论决定涉及了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对领导干部实行民主评议,民主管理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有35个企事业单位都实行了厂务公开制度,不少企业在物资采购、干部招聘、基建招标以及分配等重大问题方面都实施公开,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干群关系的改善。有21个企事业单位签定了集体合同,为全面推广平等协商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深入开展了以经济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练兵活动。2002年承办了全省“纺织杯”棉纺织操作技术比武大赛,有19个企业的207名选手参加,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是空前的,受到了众多职工的欢迎以及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表彰奖励。
张凤英说,虽然去年我系统工会工作获省总工会一等奖,但今后路还很长,我们将借这次大会东风,努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报记者 韩庚
宁水泉:
工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刚刚抵达省工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的驻地,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陕西龙门钢铁公司工会主席宁水泉便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心里话。
宁水泉在龙钢公司工会干了十多年,对工会工作的细节了如指掌。他认为,企业的工会工作也要体现创新两字,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维护好职工的权益。企业发展了,职工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多的维护。实际上,龙钢的工会工作目前正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作动向。广泛开展的劳动竞赛,让职工们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上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至今已有36条建议得到企业首肯并立项着手实施。基层班组每周星期二、星期五下午进行安全生产的学、传、带活动,每周评选一次明星人物,看谁创造了安全生产的新纪录。当然这明星人物的考核指标是有可比性的,里面要有技术含量。一系列职工广泛参与的活动,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企业的主导产品钢坯5月份产量为7.7万吨,自从开展劳动竞赛后每月以20%的幅度递增,创指标、夺高产、重安全成了职工的自觉行动。
在工会工作了多年,宁主席深有感触。企业处于困境时,职工们多数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问题,在企业成长之际,工会也应把工作重心逐渐从访贫问苦、探视慰问转换到协助企业发展生产上来,支持企业改革发展是维护职工利益的最好途径。工会工作的要求是,凡是利于职工、利于企业发展的事一定要做细做好。
本报记者 赵阳
温亚民:
工会工作要突出维权
在丈八沟宾馆那寂静的湖边,陕西航空工业工会主席温亚民谈到此次工会代表大会的意义时说: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热潮中,在全国工会十四大即将召开的前夕,陕西省总工会召开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这是我省广大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作好新时期工会工作,进一步开创陕西省工会工作新局面的一次盛会。
在谈到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会工作时,温主席说:航空系统有企事业单位14个,职工近十万人,我们将按照本次大会部署,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思路,加强对改制企业工会工作的研究,注重分类指导。不断加强厂务公开的力度,积极围绕企业生产中心,开展重点型号的劳动竞赛,尤其是开好破产企业的职代会,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加强工会基础建设,立足全局。围绕中心,突出维权,与时俱进,带领好广大干部职工为陕西航空工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樊来虎:
故一座坚实的“桥梁”
绿草茵茵,凉风习习。丈八沟宾馆被一派庄重而又怡人的氛围笼罩着。在报到处,记者采访了参会代表——西安理工大学工会副主席樊来虎。
樊来虎表示这次会议是我省工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盛会,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意义。同时,这次会议也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一次动员会。
陕西是一个教育大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此次大会提出的任务,樊来虎认为:高校工会应结合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新路子;各学校工会也应通过自己的工作把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变为教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好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力度,通过“参校事,议校政”保护和调动好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必须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切实代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工会真正“不可替代”。
见习记者 刘义
周养俊:
加强管理 改变作风
秋高气爽,丈八沟景色宜人,在庄严而热烈的省工会十一大驻地,记者觅得陕西省邮政工会主席周养俊的踪迹,对他进行采访。这位风趣幽默的主席谈起了邮政工会“大力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彻底改变工会机关作风”的话题。
长期以来,工会因为受体制及外在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行政化、机关化、形式化的倾向,工会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平、软、散、浮”的倾向。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周主席介绍:“从2002年4月份起,邮政工会以整章建制为核心,夯实工会工作基础;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管好用好工会经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大力提高信息工作质量;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全方位提升工会工作质量,由于这一系列工作适应了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所以取得了成效。”
周主席接着详细介绍了所抓每项工作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出台的过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取得的效果。周主席最后信心百倍地表示:“通过长期练内功、抓作风、强素质,我们的目标是,创省邮政局党组满意的工会,树全省邮政职工信赖的工会,力争达到全国邮政系统的一流工会。”
本报记者 刘公望
王华:
职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在丈八宾馆的门前,记者恰逢被工会副主席专程送来参会的省焦化公司一线职工代表王华。虽然经一路风尘,来时又刚下夜班,但他依然精神饱满,活力四射。
王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是省焦化公司炼焦分厂的工段长,今年刚满30岁,参加省工会代表会还是第一次。自从被选为出席代表后,他认真地在职工中间听取意见,把职工要反映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记录。作为一名一线职工的代表,他也最了解职工关心的是啥,迫切需要的是啥。向与会的代表谈一谈省焦化近几年艰难的历程和光明的前景。
他说,从省焦化之所以能三年迈出三大步,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壮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班子始终如一地坚持全心全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宗旨。工会是职工的家,只有将职工紧密地团结在这个“家”的周围,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厂破家何在?”就是这个道理。焦化二公司的发展也显示了这道理的正确性。
王华表示,参会时他将认真阅读报告,积极发言,争取会后在第一时间将会议精神传达到职工朋友们中间去。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