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29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为了心爱的足球 个性化消费呼唤个性化产品 信誉才是真“财神” 再就业金点子(二) 捍卫老实 萨达姆“写真”集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反叛传统教育 放弃大学学业

为了心爱的足球

文图/杨洋

四川省建筑技术学院大一学生肖兮,于2002年4月,毅然结束了自己的大学生涯,以一名网络资深英超评论员的身份,投身到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足球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足球》报社,担任国际版编辑兼足球评论员。世界杯期间,他以箫拉多纳的笔名,发表了十几篇评论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

肖兮今年刚刚19岁。他放弃学业,投身报业,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对足球近乎狂热的喜爱。肖兮的这一反叛传统的另类选择,一时间,在全国引起波澜。

我叫箫拉多纳

小学四年级以前,肖兮一直是个又聪明又听话的孩子。在学校,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双百。在家里,也是安安静静的,经常是手里捧着一本书,就一动不动地看上半天。亲朋好友夸这孩子懂事,肖兮的爸爸却感到不安了。

肖兮的爸爸肖岩是位作家。他不想孩子一味沉缅于书本的世界,与现实脱节。他担心那样,会使孩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于是,这个爸爸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每到周末,他就强行把儿子撵出家门,让他出去疯,出去野,出去找小朋友一起玩。他还给儿子买了一只足球,让他踢。

肖岩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只足球,改变了儿子成长的轨迹——性格文静的肖兮,一下子发疯似地迷上了足球。他每天早晨踢球,中午踢球,晚上也踢球,踢到很晚才回家。有时,看到一群大孩子在踢球,他就走上去,先是站在旁边看着,帮人捡球,等混熟了,就兴高采烈地加入进去,跟人家一起踢。如此一来,肖兮的球技提高得很快,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考重点初中时,他落榜了。后来,是爸爸想尽办法,才把他送进了当地的重点学校——四川崇州市中学。

进了初中,肖兮对足球的迷恋有增无减。他参加了崇州市青少年足球队,并成为队长和最优秀的前锋。这一天,他率领着他的足球队,神气十足地来到成都,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成都市九运会足球赛。他们此行的目标是:拿下中小学生郊县组的金牌。

第一场,对方球员一个大脚射门,球打到肖兮的腿上,一个反弹,射进了球门。肖兮的球队以0:1输掉了这场比赛。下场后,教练拍拍肖兮的肩,安慰他说:不要紧,我们还有下一场。

第二场比赛是至关重要的比赛。崇州队如失利,将失去小组出线的机会。比赛一开始,双方拼抢得异常激烈。肖兮在这一场比赛中踢的是左后卫,上半场比赛进行到一半时,对方的前锋冲过来,想头球破门;肖兮抢过去拦截,他率先伸出脚,想把球踢到对方的半场上,两个人结结实实地撞到了一起,双双倒下了。混乱中,肖兮那脚球改变了方向,竟射进了自己的球门……

听到场上发出的欢呼声、叹息声、和喝倒彩的口哨声,肖兮双手捂脸,他痛苦极了: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导致了全队的失败?泪水,顺着他的手指缝缓缓流了下来……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主裁判这时吹响了哨声,判对方球员犯规,这个球作废,崇州队获得一次点球机会。肖兮诧异地从地上爬起来,这一刹那,他生平第一次经历了从痛苦到狂喜的巨大转变…

肖兮和他的足球队不负众望,拿下了比赛冠军,凯旋而归。这是肖兮作为足球运动员最为辉煌的一刻。但此时,他的学生生涯也进入了最艰难、最屈辱的阶段。

有时,为了踢球或看比赛,他甚至连课都不上。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跟老师的冲突也越来越多。肖兮最崇拜的球星是马拉多纳,他立志要做中国的马拉多纳,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箫拉多纳。他还把箫拉多纳这个名字写到自己的书包上。一天,一位老师从他的身边走过,一眼看到了这个名字,就阴阳怪气地笑他说:“箫—拉—多—纳,你就是箫拉多纳吗?”从此,箫拉多纳这个名字在学校叫开了。

肖兮进入高一后,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她很喜欢肖兮,认为他聪明,有灵气,于是就让他做班长。老师的信任感动了肖兮,他收敛起心性,坐在书桌旁认真地学习起来,那一学期,他的进步很是显著,令老师和家长又惊又喜。可是,肖兮的改变仅仅维持了一学期。开学后,他就向班主任提了出来:老师,很感谢您对我的一片苦心,我要转班!他转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逃避女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与“改造”,逃避班长这个职务。二是,他要去的六班的班主任也是一个球迷。

那位女老师凝视他良久:“肖兮,我理解你对足球的感情,如果你将来不后悔因为足球而误了学业,我同意你走。”

肖兮转班却遭到六班数学老师的坚决反对。这是一个异常严厉的老教师,他坚决拒绝收下肖兮这个“足球痞子”,甚至闹到校长那里:如果肖兮来,我将拒绝上课!。

校长于是笑着对肖兮说:“你自己去说服数学老师吧。如果你能说服他,我就同意你去新班。”

(下转四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