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憩心亭 全球首位非典妈妈成功生产 画家王欣 困在厕所里的双料学士 和妻子爬山 礼钱 图片新闻 小幽默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憩心亭
04

全球首位非典妈妈成功生产

□文·图/阿文

一个人在生命垂危的时候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是金钱?地位?还是宝贵的生命?有这样一位女性,当她身患非典型肺炎、生命危在旦夕、恋恋不舍缱绻人间之时,却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拯救自己尚未出生的后代的生命,并为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医学研究而献身。

她一直在默默地付出,她从未想得到什么回报,因为任何回报对一个没有生命的人来说都毫无意义。然而,她大义的付出却感动了上帝,以至于——

这位了不起的女性就是广州的邓若静。近日,记者采访了她及与她一道创造生命奇迹和抗“非典”奇迹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张建平、王蕴惠两位教授。

美满之家突遭非典侵袭

今年30岁的邓若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审计科黄文斌的妻子,因为有孕在身,做妈妈是迟早的事,因而她毅然辞去了工作,在家里当起了家庭主妇。

不知是受自己低落情绪的影响,还是身体真有问题,今年1月8日那天,她觉得自己的精力很不好,浑身无力,恶心。“去医院检查一下吧,看有啥病。”丈夫黄文斌对她说。

在丈夫的陪同之下,她到了丈夫工作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去看了医生,医生对她说,她腹中的双胞胎发育不平衡,应该住进妇产科进行保胎,否则很危险。

她没想到,自己刚住进医院的那段时间还好,可20多天后的2月4日那天,她的身体莫名其妙地发起烧来,温度为37.2℃。妇产科的医生以为她不小心着了凉,有些感冒,给她开了些常规性的退烧药。

但是,吃过退烧药后,她的体温非但没有降下来,反而还进一步上窜,又达到了38.3℃。主治医生在再次对她进行一番诊断之后,又给她用了一些抗生素。

2月6日,她的体温仍没有降下来,又比前一天的还高,达到了39℃多,而且还干咳。

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体温一天比一天高?她疑惑不已。她的主治医生及时地将她的病情向产科主任张建平教授和产科副主任王蕴惠教授进行了汇报。

她会不会是感染上了非典型肺炎?两位教授马上对她的肺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却表明她的肺部没有任何阴影。

在此之后,她的体温仍一路攀高,到了2月7日时,竟冲上了40℃。

2月10日,医生在她的肺部发现了阴影;化验她的痰液,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非典型肺炎病毒,因而她被正式确诊为非典型肺炎患者。

绝症少妇绝食要求生小孩

虽然在心中曾经有过一万遍的假设,但当医院正式通知邓若静她发烧的原因是感染上了非典型肺炎时,她还是顿感天旋地转,万念俱灰。

她没想到,自己在被确诊为患上非典型肺炎的同时,一直在妇产科照顾她的丈夫黄文斌也同时被确诊为患上了非典型肺炎。

上帝啊,为何对我们家如此不公?想到昔日的美好,面对今天的现实,她的泪水好象开闸的洪水,疯狂地流了下来。

在死神面前,夫妻俩虽然都很恐惧,但却都表现得若无其事地相互安慰对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渐渐到了极限,特别是邓若静更是如此,因为腹中胎儿本来就发育不平衡,再加上自己呼吸也越来越困难,心里也越来越烦躁,她也预感到了自己的生命就将走到尽头。

“阿斌,我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住了,我本来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但是一想到自己告别人世时却还会牵连上我们的两个无辜的孩子,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我对不起你!”邓若静有气无力地对丈夫说。那段时间她连下床的力气也没有,大小便也是在病床上解决的。

“你别想那么多,就算是我们夫妻逃不过此劫,并将牵连到我们那尚未来到人世的孩子,可是我们全家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去也可以重新团圆呀!”同样呼吸困难的黄文斌对妻子说。

“不!我一定要给你留下血脉,就算我无法熬到预产期,我也可以做剖腹产!要不然,我会死不暝目的。”

“你本来身体就弱,如果再坚持做剖腹产的话,这不是让自己加速死亡吗?再说,非典型肺炎是通过唾液、血液和呼吸道传染的,你与孩子血脉相连,你能保证我们的孩子没有非典型肺炎?”

“反正都是要死的,我愿意拿自己的生命来拼上一拼!如果孩子生下来后身体健康的话,那我不就胜利了吗?更何况,我也是学医的,我能拿自己的生命为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研究作贡献,也是死得其所!”

“王教授,我想在离开人世前将孩子生下来!比如给我打催产针,或者做剖腹产。”2月13日,当产科副主任王蕴惠教授巡视病房时,邓若静对王蕴惠说。

“可是你的身体非常虚弱啊,而且已经有一天多没有吃什么东西了!”王蕴惠对她说。

“就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快不行了,我才想将孩子生下来。我认为自己死不足惜,但不能将孩子也带到另一个世界中去。我也是学医的,我知道在我之前尚无非典型肺炎患者生孩子的先例,我想临死之前在这方面为研究工作做一点贡献。”

拯救非典妈妈的方案一波三折

邓若静提出的这个要求,引起了王蕴惠的高度重视,她及时地将此情况向产科主任张建平教授作了汇报。张建平教授高度重视,也被邓若静的伟大母爱和欲为医学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事不宜迟!请来全院的专家联合会诊,为她生孩子的事研究出一个最佳方案!”张教授说。

2月14日上午9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儿科主任李文益、新生儿科主任黄治彬、SARS研究专家陈为宪,以及妇产科、呼吸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10多人组成的联合会诊小组开始对邓若静进行会诊。

专家们会诊结果达成了为邓若静终止妊娠的共识。理由有三点:

第一:邓若静腹中的胎儿胎心率偏快,这表明胎儿可能缺氧。如果不尽快为其终止妊娠的话,可能会母子双亡。

第二:由于考虑到邓若静腹中胎儿的健康,医院不敢对她身上的非典型肺炎随便用药,如果终止妊娠,则可以大胆用药,可能会一定程度地控制非典型肺炎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第三:胎儿在腹中上顶,会影响到正常呼吸,如果邓若静终止妊娠会缓解她肺部的压力,增大她的肺活量,也有利于她的康复。

经过讨论,专家们最后达成了对邓若静做剖腹产的共识。

然而,当专家们结束讨论之时,却收到了一张纸条,那是邓若静的父亲写给妇产科的。邓若静的父亲是湖南一位退休医生,他在得知女儿的情况后,坚决不同意医院为女儿作剖腹产手术,理由主要有两条:其一、胎儿“早产”后成活率不高;其二、大人在麻醉之后,很有可能躺在手术台上永远下不来。因而他在纸条中说,他坚决不同意给女儿做剖腹产手术,如果有什么后果的话,他为女儿负责。

面对邓若静父亲的坚持己见,会诊了4个小时的专家们只得一声叹息。

非典妈妈创造生命奇迹

谁知,就在邓若静与其父僵持不下之时,她的病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4月14日下午5时,正在张建平和王蕴惠两位教授准备下班的时候,却突然得到护士的汇报说,邓若静出现了不规则宫缩,且胎膜破裂,胎儿表现缺氧征兆。

“走,我们看看去!”张建平对王蕴惠说。他们顾不得下班,连忙穿上隔离服,奔向邓若静的病房。

邓若静嘴唇青紫,目光呆滞,满头是汗,看上去已经奄奄一息,在非典型肺炎和腹中孩子的双重折磨之下,她时不时地发出痛苦的呻吟,泪水在她的脸上形成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河。

“请你们帮帮我吧!我快不行了,求你们在我死之前帮我将孩子生下来。”邓若静看见张建平和王蕴惠,迫不急待却有气无力地请求他们说。看上去外表柔弱的女性却有如此坚强的意志,两位教授被深深感动了,他们在确诊邓若静确有早产迹象时,深刻地意识到,为邓若静做剖腹产手术已刻不容缓。

“阿斌,这次手术对我来说是凶多吉少,但是我希望你能健康地走出隔离病房,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一个依靠!”

邓若静的话顿时让黄文斌这位七尺男儿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他一把抱住妻子,泣不成声。

2月14日晚8时50分,由产科副主任王蕴惠主刀,加上第一助刀、第二助刀、麻醉师、护士等12人组成的手术小组进入手术室,为了防止感染上非典型肺炎,他们全都穿着双层隔离服,一层手术衣,戴着两个16层的口罩,他们早有心理准备,知道这是一场可能会有流血牺牲的战斗。

14日晚上8:55,手术正式开始了,虽然打了麻醉药,但在手术过程中邓若静却非常清醒,她甚至听到了手术刀在划破自己肚子时发出的“哧哧”声。

40分钟后,伴随着初生婴儿脆弱的啼哭,手术结束。两个婴儿,一个1.75公斤,一个1.45公斤,护士在对他们兄弟进行了断脐、吸痰、清洗等处理后,火速送往了广州市儿童医院。邓若静也没有出意外,手术取得了彻底成功!

平民英雄故事感动无数人

不知是邓若静的心情变好了的原故,还是她生完孩子后医院对她用药没有了顾忌,从她做完剖腹产后的第三天开始,她的体温竟奇迹般地开始下降了。之后,她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肺部阴影也一天天减轻。一个月后,她的肺部阴影完全消失。3月17日,她出院了;之后,她丈夫黄文斌也平安出院。

身为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邓若静在九死一生之时以生命作赌注拼死一搏生下双胞胎儿子,成为全球首位非典妈妈。她的传奇故事经过媒体披露之后,打动了很多善良的人: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你只是一个产妇,但是在凶恶的非典型肺炎面前,在生与死面前,你毅然选择了后者,以求保全腹中孩子的生命,且愿为抗‘非典’的医学研究献身,这种爱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的,你在‘非典’面前视死如归的精神激励了许多奋战在抗非典前线的将士们,你不愧为英雄妈妈。”一位医务工作者在来信中写道。

“在‘非典’扑面而来,人人谈‘非典’色变、中华民族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一个柔弱的待产女子能做些什么?是振臂一呼,还是冲锋陷阵?抑或痛哭流涕?坐以待毙?这些都可能是答案。但你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自己向非典型肺炎的不屈抗争,向人们传达出了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那就是面对‘非典’,我们永不屈服!因而你是不折不扣的平民英雄!你所传达出的一种朴实无华的精神,也是走过了战争的硝烟、正处于经济建设大潮之中的新中国最迫切需要、最务实,最容易被人接受,也最有力量的一种英雄精神。”一位大学教授在来信中对她如此写道。

“人们对你这位全球首位非典妈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你是英雄妈妈,对此你怎么看?”当记者向她提出这个问题之时,邓若静笑了笑,对这些评价予以了否认。

她说,作为非典型肺炎患者,自己在奄奄一息之时生下双胞胎孩子,并最终母子完全康复,且逃离死亡线,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但是,这个奇迹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特别是妇产科的张建平教授和王蕴惠教授以及呼吸科、儿科、新生儿科的专家教授创造的!

照片说明:参与抢救全球首位“非典妈妈”的部分专家,(左二为张建平,右一为王蕴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