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江河建奇功 驰骋大地树丰碑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发展纪实
我国是一个水利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几十年来,国家先后投巨资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修建了一批灿若星河的水利水电设施。仅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长江上的二滩水电站、葛洲坝及三峡工程,黄河之上也有青铜峡、龙羊峡、刘家峡及小浪底工程,从建国初期的三门峡水库到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的建设,共和国几代领导人的心血,一代又一代水电人的汗水,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上处处都留下了一座座造福国家,惠及民众的水利水电工程,它们象一座座丰碑,永久地镌刻在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之中,成为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精神的写照……
就在我们陕西的渭河和汉江流域,也有一批诸如安康水电站、石泉水电站、黑河工程以及宝鸡峡、冯家山、石头河水库等闻名的水利水电工程,它们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三秦大地的山山水水之间,为陕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股强劲的活力,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人们历数和颂扬这一个个造福人民的丰功伟绩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奋战在江河峡谷中的水利水电人,是他们沐风栉雨,披星戴月,用智慧的心血和幸勤的汗水在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把水利水电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化作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把活力的源泉和动力的能量注入了这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巨人的躯体,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创业者和建设者!
今天在这里要与我们见面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建设者,就是那些许许多多奋战在水利水电战线的铁军队伍中的一员。这是一支驻扎在陕西,为陕西的水利水电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队伍,他们不仅是水利水电队伍中的佼佼者,更是我们陕西基础设施建设事业领域中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陕西人民的骄傲……
上篇:实力铸就辉煌
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简称水电三局)是建筑业中集科研、设计、施工、技术开发和应用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水电三局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水电铁军”,企业成立几十年来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和江河湖海之间,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他们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一座座丰碑,把他们建精品工程,树企业形象的鲜红旗帜插遍了祖国大地。
五十年的风雨工程,半世纪的发展壮大。今天的水电三局已成为一家主营各类工业、能源、水利水电、交通、民用等工程建设的国内知名企业。企业现拥有职工13600余人,下辖10个综合性施工分局、6个专业化施工分局(公司)以及勘测设计院、施工研究所、工程监理公司等经济实体。
水电三局在长期的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已积累和形成了自己企业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他们已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强大的科技手段,能独立承担各类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和桥梁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市政综合工程、机场工程、河道治理及防洪工程、港口工程、输变电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和安装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等工程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承包;可以承担勘测设计、技术咨询、设备采购与监造、工程监理、科研及产业开发等项目,是一支实力雄厚、大名鼎鼎的水电铁军队伍。
多年来,水电三局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和探索企业发展的新路子,致力于发展跨行业、多专业、外向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效益的同时,企业资质等级也成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信用资质AAA级、公路工程总承包二级、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土石方工程、钢结构工程专项一级、电力大件运输承包甲级、机场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设计乙级、实验室一级、测绘甲级、超重机械修理与安装一级。企业还于1998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成功地拿到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特别是世纪之交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水电三局在局长张治源、书记陈庆和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抓住企业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贯标认证的契机,以狠抓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全局的质量体系的机制和运行工作,使企业质量体系的覆盖面和控制能力得到了不断扩大和增强,以质量为重点的项目管理明显得到加强。与此同时,为了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形象力,水电三局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局属在建项目在质量管理、成本核算、定额预算、物料消耗等的各个环节都制定和下达了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制度,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使水电三局的声誉遍地开花,树起了水电三局全新的企业形象。
水电三局拥有一支精兵强将队伍。企业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00余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者近2000人,工人技师354人;持证项目经理近300人;持证监理工程师200余人。企业现拥有总资产达9.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6.3亿元,有各类施工机械设备4000余台(套),仅2001年,水电三局就新添设备价值近4000万元,新购A、B级设备57台(套)。
目前,水电三局的施工能力已达到:土石方开挖1500~20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00~260万立方米;钻孔及灌浆10万米;金属结构制作安装1.2万吨;机组安装80~100万千瓦;工业及民用建筑10万平方米;高等级公路25公里,年综合施工能力可达10亿元以上。
光辉的道路,辉煌的业绩。水电三局在社会主义的各个建设时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奉献给予了充分地肯定,把鲜花和荣誉给予了这些水电战线上的英雄。自1990年以来,水电三局连续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先进企业”、“陕西省重点建设先进施工单位”和“陕西省先进党委”;1998年水电三局被评为全国建筑企业经营业绩百强之一;1990年以来,连续十余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1年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首批并是国内水电系统唯一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3年6月,中国水电三局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实力铸就辉煌,水电三局在塑造企业形象,打造精品工程的奋斗中成就了属于企业自己的一番大业,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立身于不败之地……
下篇:创新促进发展
中国水电三局局长张治源曾讲过这么一席话,很能反映出水电三局人的追求和信念,这里不妨照录如下:
“在新世纪里,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应对电力体制改革和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改革的新挑战,继续以工程开发为龙头,加大工程开发力度,以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确保全面履行合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为持续发展增添后劲。当前,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在国内水电建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综合实力,迎接机遇和挑战。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快企业战略调整与资产、队伍的结构重组和调整,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信守合同、精心施工、争创优质’的质量方针,愿与海内外各界朋友精诚合作,互惠互利,共谋兴旺发达!”
我们注意到,张治源局长的讲话里突出了一个“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原则,说透了就是依靠练内功增实力,依托树形象争市场,将企业引入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的确,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经济腾飞,为西部企业发展更是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空间和舞台。
水电三局人乘势而为,激流勇进,他们在国电公司、水电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投身“西电东送”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战场,在工程开发和工程施工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局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工程局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壮大,企业实现了持续发展,稳中求进的目标。
经过全局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顽强拼博,水电三局在上一年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经营规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水电三局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38亿元,相当于2001年实际完成的119.59%,创出了工程局建安产值的又一历史新高,实现利税总额达2982万元,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1%。
这一年,水电三局的业绩可谓是遍地开花,在各个施工点上,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干部职工团结拼博,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保证了在建工程的进展顺利,实现了合同要求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履约情况受到了业主多方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局在承接的隧洞工程、地下厂房工程施工中不但进一步锻炼和造就了一支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而且还增加了专项施工业绩,为工程开发和提升企业资质水平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与工程施工同步,水电三局近年来还在工程开发方面下大力气,以求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工程局继续坚持以工程开发为龙头,牢牢把握住国家继续实施和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水电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全局上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局处两级卓有成效的艰苦工作和全局员工的大力支持,工程开发继2001年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又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编标投标项目105个,中标项目40个,实现签约金额16亿元。与2001年实际签约合同金额11.28亿元相比,超额4.72亿元,相当于2001年实际签约合同金额142%。
从中标的项目看,水电三局不仅在沙坡头、小湾、三板溪、三峡、小峡等较大在建工程中,增加了相当大的合同份额,同时又在喜河水电工程,株洲航电工程、拉西瓦水电工程、风滩扩机工程、云南雷打滩及阿鸠田水电工程占领了一定的施工市场。而且对拓宽专业领域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工程今后潜在市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中位于陕西安康石泉和汉阴县交界处的喜河水电站就是一个投资达12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该工程是汉江上游开发规划中7个梯级电站之一,装机容量为180mw,水库总库容达2.29亿立方米,它的建成将对陕西的工农业生产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金秋时节,当我们走访这一工程时,水电三局八分局局长、喜河筛分拌和项目经理刘永祥表示:“水电三局作为一支生长在陕西的国字号水电企业,多年来始终抱着一种造福三秦,为三秦增辉的信念,参加了陕西境内几乎所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建设,特别是在汉江流域治理和水利水电开发方面奋战了几十个年头,为陕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此次我们担负的喜河水电站施工任务就是一项重点工程,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用‘科学管理、信守合同、精心施工、争创优质’的质量方针组织和实施施工,为陕南人民送上一个满意工程,为水电三局的企业形象增光添彩。”
水电三局为保证企业管理的目标落到增加效益的实处,还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财产清查工作。这是近年来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一次重大举措。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摸清了“家底”,并掌握了资产真实状况,发现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统一部署分步进行了全局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对各单位债权债务日常核算情况,核实对账情况,债权清理的开展情况进行就地检查,并对债权债务发生额占全局权重较高,清理工作量大的单位,要求财务负责人到财务处汇报清理结果,逐笔进行核实,或成立联合清理小组进行驻该单位协作工作。加强了核算规范性,完善了日常的对账机制,债权债务核算不规范现象得到了遏止。开展了备用金清查工作,清理了大量长期占用的公款,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强化内部资金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资金宏观调控,积极筹措资金,采取措施狠抓贷款回笼工作,加速资金周转,努力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没有新增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队伍稳定的资金需求。全年发放贷款3833.7万元,收回贷款5097.5万元。
安全生产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水电施工的特殊性,又对安全生产带来了较高的要求,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水电三局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处于受控状态。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继续开展了安全目标管理,并从强调施工现场本质安全,强化施工生产过程监控入手,将目标管理落实到争优创效的各项施工中。以“狠抓标准化作业和现场规范管理”为工作重点,并配合备标工作,加大和推动反事故力度。文明施工水平得到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检查组的较高评价。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安全检查工作,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组织了局第二届“平安杯”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全局的安全形势总体比较平稳,绝大部分单位做到了生产的长周期安全,基本完成了工程局年初制定的安全目标。
近年来,水电三局积极推行项目管理,他们根据一级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各方利益关系,及时制定管理办法,各施工局强化内部管理,一级项目管理模式运行比较正常。工程局利用周报、工作简报、现场检查等方式随时掌握项目的动态情况,及时采取应时措施,并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出台《工程结算管理办法》和《工程分包管理办法》,规定了项目部管理行动,使在建项目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
为了确保企业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支好的队伍,工程局从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年度考核和日常跟踪监督相结合,对出现问题的项目及时采取措施,扭转被动局面。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控制工作,加大了对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力度,通过对预算控制,材料管理的检查,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通过建立审计档案,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保证了企业资产的真实和完整,促进了财经法规的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开展了对工程分包,备用金占用等项目的效能监察工作,他们还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加强对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积极开展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建立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较好地发挥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工作对经济和其他业务工作的保证和激励作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落实。
作为一家具有光荣传统的国有企业,水电三局多年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从抓党建、抓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全局一盘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全局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为全局完成各项生产和经营任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党的建设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经济技术指标纳入党支部工作的考核中,开展党内建功立业活动,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自身建设,下功夫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各级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为工程局的发展做了应有的贡献。
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三条主线稳步推进:项目围绕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创建文明施工项目,各单位着眼于物质与精神双丰收开展双文明创建,三者紧密结合,互为促进,取得良好创建成果,各级党政领导把两个文明建设规划一起制定,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实行干部“一岗两制”制度,建立了以群众为主体,全体干部、党员、团员为骨干的精神文明体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之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这艘航船已乘风破浪,全速地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纵横江河所建的奇功;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驰骋大地所树的丰碑,必将成为一串灿若星河的明珠,装点着祖国壮美的河山……
(周治国 杨诚 张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