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1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祖国,祝您生日快乐 笑容里的中国 祖国,早安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十月,为你干杯 图片新闻 国庆放歌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文/张泠

初听《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时,便被那如泣如诉的旋律所打动。所以,我特意在冬季走进了雨正浓的台北。

天空阴云晦暗,绵密的雨被风吹成一阵一阵的白雾,笼罩了一切,连百米外的高楼都朦朦胧胧地看不清真面目;阳明山更是一片云遮雾绕,那恣意繁茂的绿树、千娇百媚的鲜花都悄然静默着,任由清冷的雨丝梳洗;打在枝叶上的雨声如春蚕嚼桑叶一般,嘈嘈切切地碎响成空灵的音符,轻盈地回旋在天地间:早早打开的车灯好似给倏忽而落的雨涂上一层淡淡的颜色,更加快了黄昏的来临。行人都步履匆匆,只有我漫不经心地走过名字很熟悉的“南京路”、“中山路”,看一如广州道路两旁一样的骑楼、店铺摊挡和星巴克咖啡店。还有那些“成都担担面”、“天津大麻花”、“绍兴黄酒”等五颜六色的招牌,无声地昭示着海峡两岸一种绵长渊源的亲密关系,只是因了这雨的迷离悱恻,浸透着几分苍凉、几许惆怅。

拐过街角,眼前是一片大树合围的草坪,迂回曲折的小径旁散放着几排供休憩的桌椅,靠里还有一个小湖。我信步转悠过去,湖水清澈见底,有色彩斑斓的大小鱼儿在游弋;雨点敲在湖面上,溅起细碎的涟漪,一圈圈地荡漾着。湖边,一个用爬藤类植物盘桓延伸的枝蔓覆盖的绿色长廊里,坐着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闲聊。一位清癯的老人略显吃力地摇着轮椅缓缓驶来,我顺势推了一把。他感激地道谢,讲一口浓郁的关中话。知我来自大陆,老人明显来了兴致,大声告诉那些坐着的伙伴。大家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大陆的变化,具体到亩产量是多少、乡村茅厕有无装门等等。在仔细听我解答后,一位体态臃肿的老先生说:“天天只在电视上看,今天实实在在地听你讲,心里踏实多了。”我说:“您们都可以回去走走看看啊!”一位曾回过大陆的老者说:“是故乡的人,总关心故乡的事。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早养成了有豫剧不听其他戏、有馒头不吃大米的习惯。在外飘零近半个世纪才再踏故里,可养育我的双亲早已长眠地下。听说我母亲眼睛都哭瞎了,最后是唤着我的乳名离世的。”老人的神情怆然而凄凉。坐在轮椅上的乡党也苦笑着摇摇头:“是啊,盼白了头终于等到亲人团聚的时候,可惜我这残弱之躯已无法适应家乡冬天的严寒了。”……

这些少小离家、经历坎坷的老兵啊!曾经漫长的跋涉中,“所有的执著、所有的追求、所有的寂寞、所有的泪水,归去、归去。”可如今,垂垂暮年,身处异乡,在这雨打芭蕉的落寞里,生命中最脆弱最不可触摸的角落被打湿了;是愧疚未能对操尽心血的父母尽一点孝心?是抱憾无法与遗留在家乡的结发妻子相携一生?还是感念家乡的山水草木、世态人情?……遗留在旅途上的多少叹息都已无从拣拾,只能不停地飘呀飘。就如这雨,从遥远的地方,迈着或齐整或凌乱、或轻快或沉重的舞步纷飞而至。而所有的话题,便停泊在满脸沧桑的岁月褶皱里,停泊在枯井一样眼睛深含着的宿命里。人生的种种境遇,昔日难再的痛楚与欲说还休的种种无奈,又岂止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所能承载的呢?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歌声又在我耳畔响起,而无边无际的台北的雨下得更大了…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