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贯长虹 靖王唱大风
——记省公路局靖边至王圈梁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仿佛专门描写昔日榆林似的,大漠无垠,荒原广袤,空旷寂寥。然而,当历史巨轮驶入新的时代,人们在这片沉默千年的大地深处相继发现了煤炭、天然气的巨大宝库时,榆林便立刻蜚声海内,举世闻名。从此,这里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和创业者大展宏图的乐园。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榆林的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公路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特别是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著称的靖王高速公路,创造了全国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靖王速度”。
作为该项目的管理实施者,靖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的全体干部职工在南浩林处长的带领下,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打破常规,统筹安排,工程建设日新月异,捷报频传。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当代大风歌;他们,用“靖王速度”铸就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9月15日,从陕北大地传来捷报:经过近180天的艰苦鏖战,靖王高速公路西段80公里主线路面工程提前15天顺利贯通,创造了我国同等规模高速公路建设的最快速度,这为实现我省今年新建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破常规大干快上
靖王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35)青岛至银川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银川、太原、青岛等大中城市的重要干线,是我省“十五”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起于靖边县新农村乡上彭湾,经靖边、东坑、梁镇、安边、定边,止于陕宁交界的王圈粱,与已建成的宁夏古王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32.289公里,概算总投资23亿元。计划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全立交,全封闭,控制出入,并有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服务设施及收费系统。
该工程原定建设工期为4年,2003年开工,2006年建成。西段80公里今年3月20日开工,东段52公里8月份展开施工。2004年底全线可建成通车,较原定工期缩短2年。项目建成后对加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联系,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加快榆林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促进榆林地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靖王高速公路由陕西省公路局投资建设,省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精干、务实、高效的靖王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处、总监办,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实施,并任命工程经验丰富的南浩林同志担任处长。随后,管理处开始高速运转,他们提出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强化管理、争创国优”的工作目标,搭建了分工负责、团结奋进的管理平台,并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了大力推进西部开发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省委、省政府今年提出了一项宏伟的奋斗目标:2003年全省新建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在这种背景下,省委、省政府要求3月20日开工的靖王高速公路西段80公里必须在年底贯通。靖王工程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结合部,气候条件恶劣,地质十分复杂,湿软路基多,土质变化大,工程材料奇缺。而工期十分紧迫,任务极为繁重,真是困难重重。这对靖王项目管理处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2月下旬,项目管理处、总监办及路基工程施工单位立即进驻现场。面对数千名建设大军的到来,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向管理要进度,所以必须打破按部就班的管理模式,采取超常规的管理办法。根据工作需要,他们首先制定出台了20多项规章制度,明确了有关各方的权利和职责范围,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坚持“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三高”方针,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项目管理处积极想方设法多开作业面,化整为零,充分利用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满负荷工作。同时,他们制定了控制性阶段工期,要求各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路基、桥梁、路面铺筑,以及交通安全设施和绿化工程,然后,再根据各阶段工期安排,要求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各阶段实施过程中,又层层分解任务,按日排计划,以日保旬,以旬保月,实行日进度动态报表制度,密切跟踪计划执行情况,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
管理处要求各施工单位关死后门,倒排工期,坚持三班倒,昼夜24小时大干。为了进一步调动施工队伍的积极性,他们制定严格的目标任务考核奖惩办法,并开展了以比质量、比进度、比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大干六个月,建成80公里高速公路”的劳动竞赛活动,实行重奖重罚,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严抓管理,狠抓进度,工程进度日新月异,生产一线捷报频传,工地呈现出比贡献、比进度、比质量的喜人景象。
科学施组 争创一流
如何保证在极为紧迫的工期内建设高质量公路工程,始终是项目管理处考虑的又一个重要问题。他们响亮地提出了“进度服从质量,质量重于泰山”的口号,扭住质量不放松,狠抓质量管理。他们经常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从管理处到总监办、各高级驻地办、各施工单位,将质量责任按项目管理和现场监控逐级分解到人,形成了业主、监理和承包人分工明确、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机制。
他们建立健全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要求监理把好施工单位进场关、开工审批关、进场材料质量关、技术工艺批准关和工程验收关。开工伊始,管理处首先要求承包人完善企业内部自检,按照生产和自检两个体系独立开展工作。同时加强社会监理,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他们还自觉接受并积极邀请省质监站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强化了政府质量监督工作。
针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建材缺乏、地质复杂、土质变化大、温软地基多等许多难题,管理处借鉴成熟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实用、可行的技术措施,狠抓质量控制薄弱环节,确保了工程质量。
在路基土方施工时,为了控制好路基填方压实度,他们提高了压实标准,并要求各施工单位每个土方作业面必须使用羊足碾、18吨以上振动压路机、平地机,严格控制虚铺厚度,坚持每层填土用平地机刮平,保证填土厚度均匀,
在桥涵施工方面,他们要求各单位必须采用集中拌合,拌合机必须能够自动计量。通道、涵洞等构造物必须采用大块钢模或组合模板内衬竹胶板,使桥涵构造物质量和外观得到了有效控制。
靖王工程沿途有不少盐碱滩地,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不良,全线共有21处湿软路基,累计长度达12.3公里,有26道通道和涵洞处于湿软地基上,处理不好就会留下质量隐患。对此管理处两次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论证,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他们对比较严重的路段,采用超载预压的办法处理;对一般路段采用铺设土工布、换填风积沙的办法处理;通道、涵洞基础采用抛填块片石、换填砂砾、冲填碎石桩、强夯等方法处理;并将处于不良地段的板涵通道改为箱涵通道。
在路面施工方面,他们组织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到榆靖工程参观学习,聘请路面专家到现场讲课,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沥青面层压实度,他们自己将压实度标准由规范规定的95%提高到97%,将基层平整度由规定的3提高到2,面层平整度由规定的1.2提高到0.7。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对于整个路面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为了铺筑好路面,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厚度和压实度,路桥集团东盟公司不惜投资30多万元,专门为摊铺机配置了拓普康声纳找平仪,还调集多台胶轮和双钢轮压实机。为防止摊铺机出现意外,他们还专门调来备用设备。9月1日上午,他们在全线首家完成所承担的15公里路面下面层和中面层的铺筑工作。
为了优质快速完成靖王路面工程,在项目管理处精心组织协调下,各施工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大打攻坚战。80公里战线上,千余台机械设备昼夜轰鸣,轮番作战,数千名筑路大军战高温、斗酷暑,披星戴月,掀起了“路面会战”的热潮。各施工单位展开了你争我夺的顽强较量,以此突显本公司的雄厚实力。榆林天元路业公司承担的14公里路面铺筑工程提前3天全面完成。
为使该项目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管理处加大了巡查、检查及处罚力度。路基施工期间除施工单位自检、驻地监理抽检外,管理处、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还组成三个质量巡查小组,对路基压实度、原材料等进行巡回检查,对查出的不合格点除要求现场返工外,每个点均处以罚款;对于发现严重质量问题的进行全线通报。
安全生产 未雨绸缪
随着劳动竞赛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要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修好80公里高速路,抓好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管理处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同时,切切实实抓好安全生产。他们成立了由南处长挂帅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各施工单位也相继成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管理处要求各施工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未雨绸缪。他们规定各施工、监理单位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施工断面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现场直接责任人。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他们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检查防范措施,要求电源、线路、爆破器材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管理使用,杜绝“三无”车辆。各单位安检员要随时纠正施工现场违规现象,防患于未然。他们重视文明工地建设,并把这项工作与安全生产一同评比考核,收到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工地未发生一起责任伤亡事故。
靖王项目开工之时,正值预防非典高峰期,管理处结合工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他们成立了防非领导小组,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尤其加强了对施工队伍的管理,限制人员的进出,加强防疫健康检查,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尽量切断传染源。同时,管理处积极开展防非宣传教育,严格进行公共场所和居室、车辆的消毒工作。
强将出马 战功赫赫
靖王高速公路建设之所以能迎难而上,所向披靡,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连创佳绩,关键在于他们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南浩林。这位儒将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他大胆负责,办事果断,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成绩突出。
靖王高速公路项目启动后,省公路局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郑重地交给了南浩林同志,接到任务后他连夜与管理处其他同志赶赴定边开展工作。按照省上要求,靖王高速公路今年必须建成80公里,从3月开工到9月底沥青路面贯通,这样的速度在全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几个月来,他千方百计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抓管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为了建好靖王高速公路,南处长常常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令他的同事和部下感动不已。
进驻现场以来,南处长和刘铁成、景宏伟副处长以及项目总监张继宁,始终与大家一道顶风沙,战酷暑,顽强拼搏在施工一线。他每天到工地巡回检查,晚上或出去抽查,或总结当日工程进展情况,调度第二天的工作,饿了吃包方便面,渴了喝瓶矿泉水,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他们忘我工作的精神激励着全体参建将士,工程建设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一项项高速公路建设记录在这里诞生,“靖王速度”声名远播:日完成路基填土方10万方;日铺路面10公里;月完成钻孔灌注桩143根;两个月完成填土方680万方;三个月完成134道通道、涵洞;四个月完成一座10孔20米大桥。路面从底基层到上面层,按单幅单层计算总长960公里,他们仅用了85天铺筑完成。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目前,靖王高速公路建设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管理处全体将士们依然在工地上拼搏着、奋斗着,他们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执著地延伸着自己的事业,创造着新的骄人业绩。继靖王西段80公里路面贯通后,东段52公里已经掀起新的大干热潮,奠定了实现今年公路建设目标的基础。历史长河将永远铭记着他们,陕北大地将永远铭记着他们——平凡而伟大的陕西公路人。 (张正一 李元 周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