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情怀
□文/剑华 欣崇
去年初春的一天,朋友的弟弟结婚,我去给摄像,因为家在周至农村,所以头一天下午便乘车上路了。
到了主人家一看,两层楼的正房,两边是红砖平房,大院中央已搭好一个台子,两名电工正忙着接线,音响设备也已摆好,看架势主人家把戏班子已请到家里来了。
我问:“请的是哪儿的剧团?”
朋友说:“是镇上的自乐班。”
说话间,乐队到了,架子鼓、电子琴、萨克斯、扬琴等一股脑搬下了车,乐手们也都下了车。他们中两个人居然还扛着军衔,一个是上尉,一个是中尉。
吃饭后,节目就开始了,我也扛起摄像机。首先两名女演员登台唱了段秦腔后,主持人就请穿上尉军服的人唱首歌,那人也没推辞,在乐队的伴奏下,一曲《说句心里话》博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我惊呆了,他歌声高亢嘹亮,音色优美纯正,一点不比专业演员逊色。我十分惊诧,农村中竟有这等人才!在大家的掌声邀请下,他一连唱了三首。之后又与穿“中尉”军服的人合说了一段脍炙人口的相声。便拿起了小号与乐队又一起为到的演员伴奏起来。
当亲戚朋友们开始点戏时,上尉的节目最受欢迎,他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器乐独奏,忙得不亦乐乎。他会演奏的乐器很多,小号、萨克斯、单簧管、笛子等,特别是一曲萨克斯独奏《回家》更是让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我也被他的技艺所折服。不断有观众给他口袋里塞红包,他也来者不拒,只要有人点,他就演唱或吹奏,我也用红纸包上五十元,请他吹了一曲管子独奏《山乡春来早》。
直到第二天上午,婚礼仪式结束后,演出又达到了高潮。上尉的节目依然大受欢迎。点他节目的人不断为他送上红包,简直不允许他有片刻的休息时间。我关掉摄像机,也挤在人群中欣赏起来。
快要结束时,主持人告诉我,还有一个仪式,希望我能拍下来,留个纪念,我不知是什么仪式,心想是农村婚礼的一项内容吧。于是我赶紧扛起机子,这时,上尉走上台,向大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道:“我和我的战友是驻陕某部通讯站的现役军人,利用假期为老战友的婚礼凑个热闹,非常感谢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厚爱和热情,在演出过程中,我们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欢迎,还给我塞了许多红包,共七百八十元,乡亲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钱我们不能收,我和我的战友商量决定,把这七百八十元,加上我俩每人一百元,其九百八十元捐给咱们村小学,为教育下一代尽一点我们的心意。”
当村小学校长从上尉手中接过这些钱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长久不息的掌声。我被这样的场面感动了,也为自己对这两名军人的误解感到愧疚,于是,我也挤上前去,把朋友为我包的一个一百元的红包塞到了小学校长的手中……
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每当我看到电视上解放军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抢险救灾挺身而出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他们。我很后悔当时没记住他们的姓名,只知道上尉姓张,中尉姓王,是驻陕某部通讯站的现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