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温柔与勇敢
□文/白忠德
佛坪大熊猫性情温顺,不主动向人进攻,也不怕人。如野外与人相遇,受惊后迅跑;若在开阔处与之接近,也不畏避;人以手或树枝为其搔痒,表现温顺。有时潜入房舍,见人亦不走。有位工作人员在野外对一只大熊猫跟踪了两天两夜。最初不敢接近,后来逐渐由10米、8米、5米、3米、2米,直到跟大熊猫在一起。他给它搔痒捉蜱,它欣然接受,喂它竹叶,它毫不客气,吃得津津有味。
人们曾在三官庙保护站捡到1只不足3个月的大熊猫幼崽,对它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它很快就康复了,成为人人宠爱的天之骄子。它光临农舍,走向温顺的黄牛。农舍它人割竹来喂,它温顺地坐卧在地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那吃相是非常好看的:食竹枝叶时,先用两前肢将竹枝上半段拉入怀中,向前方及下方拖送,直到竹叶到嘴边;如竹杆较长,则将竹枝咬断,把竹梢拖至胸前,然后用前肢抱住,从叶柄部摘掉,横在嘴角咀嚼。吃竹叶时,它用前肢将竹叶卷紧喂入嘴中。
梁启慧先生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一地区山高林稀,历史上人们主要靠刀耕火种、采药、狩猎为生。大熊猫的皮硬不好用,肉粗不好吃,人们一般不捕猎大熊猫。另外,大熊猫也不糟蹋农民的庄稼。国家在这里建立保护区后,加强了保护和宣传教育,人们的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大熊猫栖息地与当地村民耕地呈镶嵌状态。它们时常到村庄周围游荡,村民也常常到大熊猫生活的丛林内从事林副业活动,熊猫常见人,人也常见熊猫,时间长了,彼此见多不怪,相安无事。大熊猫发现人并不可怕,许多时候还挺友好,有些胆子大的就跑到村里闲逛,甚至还到农户家里做客。
大熊猫对人友善,对敌人却非如此,很是英勇善战。平时遇上豺,它会迅速爬上树躲难,等敌人走了,才慢吞吞地爬下来。来不及躲避时,它也敢于交战。对扑上来的敌人,大熊猫给它猛击一掌,打得对手晕头转向,鼻青脸肿,鲜血直流,直至把它打死。
一只大熊猫被群豺包围,它急急忙忙爬上树避难,豺不会爬树,在树下团团转,贪婪地盯着悠然自得的对手。熊猫养足了神,迅速从树上下来,把敌人引向开阔处,自己则仰面躺下,四脚朝天,等待搏斗。一豺猛扑过来,熊猫狠狠抓住把其按在身下,用背揉搓得对手乱嚎叫。另一豺扑上来,熊猫又抓住,连撕带咬,将它抛出老远,豺被重重摔在地上。豺群遍体伤痕,攻击没有奏效,遂败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