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喜看群星映彩虹
——彩虹集团彩管一厂“智慧星”活动采访小记
来到彩虹集团彩管一分厂,车间厂房走廊上的“智慧星”活动展版分外引人注目。
分厂工会主席李模,指着文图并茂的展版给记者作着简明扼要的介绍:员工汪忠泉搞好“忠泉N再生充电器”,每月可节约成本5.2万元;员工金宏安搞出的“宏安底光检验台”,“0”投入的技改项目,对及时发现产品缺陷、提高良品率起到及好作用;员工李福山搞出的“福山电刷”,不但解决了高压放电烧毁传送带配件的事故隐患,还为车间节约了原计划技改资金12万元;方胜利和李晓鹏,是两个突出贡献奖的获得者,厂里给每人各重奖一万元……
在与分厂工会与“智慧星”活动积极分子交谈中得知,这里的“智慧星”活动有如下特点:一是员工发现自己身边的细小环节动手改进,二是注重活动提案的科学性与实施的全过程,三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参与广泛,四是给员工提供了参与技术与管理改革的舞台。从1999年启动“智慧星”活动以来,从一线职工到食堂后勤人员,从技术课题对策人员到职能科室管理人员,人人积极参与活动。“好当家”、“进取者”、“小光点”、“好厨”、“金刚钻”、“世纪快车”等贴切的小组命名,就可以看到“智慧星”活动的内容囊括了技术攻关、管理创新、设备改造、安全生产、后勤保障等方面,不但推动了工厂的各项工作,对员工技术素质的提高、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建立人才梯队大有益处。
以“宏安底光检验台”为例,发明者是位留平头的干练小伙子、今年才39岁。他说自己进行的改革并不复杂,只是把检验台的灯光从台上照明调整到台下照明,避免反光造成的视力疲劳,便于发现产品缺陷,提高了良品率。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的“福山电刷”,则是在处理显象管打火不良的最后一道工序的工艺传送带上,将易于发生高压放电的固定电刷改为活动电刷,消除了事故隐患。“智慧星”活动的运行程序是:员工首先对自己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提案,并上报所在的推进分部。如果推进分部认为提案可行,随即成立“智慧星”活动小组。小组自行命名并填写“活动邀请书”,在推进部委派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改进项目。完成成果后,由推进部进行打分,结合效益与运行情况评出一至三等奖进行奖励。
采访中分厂工会的同志告诉记者,“智慧星”活动把员工对企业的关心落脚到发现身边不合理的细小环节上,并且由自己动手,在学习中进行创新。从1998年策划、组织这项活动以来,他们共成立“智慧星”活动小组37个,共立项337项,召开成果展示会16次,参加活动人数达6491人(次),完成并发布成果192项。从2000年起,厂里又推出“员工研发成果命名法”,至今已收到大量的推荐并正式以员工的名字命名了5项重要发明。截至目前,该公司的“智慧星”和“智慧献彩虹”活动共产生经济效益2786万元。
本报记者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