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吃桌子“
——我教女儿认字
□文/郭俐
“小狗吃桌子”、“蝴蝶推汽车”……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些都是语句不通、风马牛不相及的话,然而,就是这些看似好笑的“病句”却使我的女儿从中找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我们做父母的每每看到或听到媒体上关于十月幼儿识字几百个、一岁儿童能通读唐诗三百首的报道,真是羡慕。我的女儿已经四岁了,作为她的启蒙教育的“老师”,我想,应该针对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让她在趣味中认字。这样,既可以延长孩子学习的时间,又能够使她牢牢地记住所学的字,提高学习效果。
于是,我对照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教课资料,并结合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对话、器具、食物等等词汇,按照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分类,和女儿一起动手利用废硬纸壳裁剪了几百张统一规格的小卡片,然后将正楷字工工整整地写在上面。“教具”做好后,我又仿照女儿在幼儿园里上课的场景,我当“老师”,女儿当“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识字后,女儿认识了一些单词,为了增强她的学习兴趣,我故意把诸如“小狗吃骨头”、“我在打电话”、“猴子爱上树”等常用语用卡片摆成“小狗吃电话”、“骨头在打我”、“猴子咬桌子”等病句,女儿先是小心翼翼地连起来读,念完之后,哈哈大笑起来,又主动指着摆错的卡片重复了好几遍。我见她兴趣很浓,便问:“‘老师’摆得对不对呀?”女儿连忙纠正:“错误!错误!”我又问:“那应该怎样摆才正确呢?”女儿又很快地在众多卡片中找到了单词卡片,摆成了一组组正确的词语。
后来,我还把“美丽”、“孩子”、“朋友”、“学习”、“喜欢”、“花朵”、“天空”等许多卡片放在一起,让女儿自己组词。她很快就组成了“孩子喜欢花朵”、“天空美丽”、“小朋友喜欢学习”等句子,可见,她基本已经理解了含义,并能够活学活用。
女儿很配合我的“教学”,而且进步很快,现在已经能认识400多个汉字,也能读懂一些简单的幼儿故事书。那么,怎样激发孩子的荣誉感?调动她的学习积极性呢?每次识字“教学”结束之后,我和丈夫就学毕业典礼的场景,开启音响奏进行曲,丈夫拿出单位发的奖状,模仿校长的语调念道:“巨伊彤同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被评为好学生,特发此证!”宣读完之后,女儿上前双手接过“证书”,很认真地向我们鞠躬致谢。此刻,我们的小家便笑声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