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10日
头版
01

安全越冬:眼下最紧要的问题

12月7日,已是记者第三天在渭南灾区采访。无情的洪水所带给灾区人民的巨大伤害,一幕一幕刻进了记者的脑海里,成为一种难以言表的灼痛,刺得人心里不得安宁。

作为国有农垦企业,华阴农场的灾情最为严重。受灾职工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农场工会王主席一脸愁容地回答:首当其冲是安全越冬的问题。

在华阴灾区,什么东西涨价最大?许多灾民和职工反映,这几天蜂窝煤和白菜涨价幅度最大。一位刚从市场买煤回来的职工说:“一块煤现在是三毛二,前些天才卖一毛六,就这价,有时还买不到煤,没煤,这个冬天就很难过!”记得第一天到华阴农场,在第四作业部60岁职工高万里的家里,记者看到他家没有生炉子,用手摸摸床上单薄的被褥,都是潮乎乎的。墙角有一堆煤,怎么不生炉子?高师傅说,他和老伴住在家里,还有一个儿子是农场的合同工,都受了灾,花销大,但每月只有117元的低保费。有煤也舍不得烧,这几天还不太冷。记者再问:“没烧炉子,房子又潮湿,晚上盖一床被子冷不冷?”高师傅说:“冷也没办法,上边只发了两床被子,有一床是黑心棉,盖不成。”采访中,有十几位职工反映发了黑心棉棉被。随行的作业部的领导说,发了黑心棉,也不敢声张,再坏也是别人捐的,不能伤了捐献者的心,只有凑合着用;实在用不成,就扔了。

在华阴、华县别的受灾村民家,记者了解到,每个村民几乎平均领了两床被子,没炉子的给发了炉子,倒了房子的也给搭建了简易暖房,发了棉帐篷。而农场的受灾职工,每家才平均发了两床被子,还有一床用不成。记者在华阴农场采访时,七个作业部全跑遍了,但没有见到几顶棉帐篷,有危房的职工也没搭建简易房。好在农场职工的房子全是砖墙,水退之后人还能住进去。人是住了进去,但被洪水冲得一贫如洗的家里,在缺煤,少被,有时连买面吃饭的钱都没有的情况下,受灾的职工安全越冬的确有许多仅靠自己力量难以逾越的困难。在种种难以逾越的困难面前,他们更需要各级政府及工会组织伸出援助之手,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救灾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安全越冬的各项具体措施,要怀着“灾民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救灾工作做好做细做到受灾职工的心坎上,解决好受灾职工急需解决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安全越冬。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