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准确定位企业发展 科学设计促进腾飞
——记铜川市杰出青年企业家、铜川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海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长期作为独家经营的城市公交受到了强烈冲击,经营思维守旧的弊端让铜川市公交公司陷入了困境。
1996年底,刚入而立之年的海琦临危受命,挑起了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他认识到市场如战场,怎样走活这盘棋,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过去公交企业生活靠自己,生产靠上级的依赖方式已经行不通,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占领市场制高点,企业才会死而逢生,特别是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使他开阔了思想,坚定了信心。
调查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海琦董事长认识到,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企业发展要重新定位,进行总体科学设计。他查资料、跑线路、调查研究,冷静分析,制定出“巩固市区、发展新区、增加运力、建设场站、开辟新线、占领市场”的企业发展战略。1、平稳完成市区营运票价调整,解决了公交票价长期倒挂问题。票改的成功初步缓解了公交营运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矛盾,使企业经营有了明显转机。2、更新改造车辆,切实改善市民乘车环境。在发展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起早贪黑,四处奔走筹措资金929万元,先后购置47台大客车,10台中型客车,35台中巴,改造6台大巴,使企业运力得到迅速提高。极大改善了广大市民乘车环境,解决了乘车难的老大难问题。3、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充分发挥大公交战略在铜川经济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相继开通了五条新线路。4、创建全新的场容站貌,塑造良好的城市公交形象。海琦董事长说公交的形象最直接地反映着铜川的形象,2003年上半年建成一幢多功能综合调度楼、一处综合停车场和6座多功能市区候车亭。5、积极开拓新区市场,尽快完成公交发展战略转移。在新区建造4400M2的综合办公楼和780M2的职工公寓,在新区制定公交线网规划,设计25条公交线路,目前已开通3条,为铜川公交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化改革,顺利完成企业改制
海琦董事长在对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反复实践中,他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必须彻底摆脱旧体制束缚,为适应市场经济挑战,必须从体制上进行转换。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铜川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于2001年1月9日挂牌成立,海琦作为最佳人选,被推选为董事长,在全省属首例。改制的成功,为铜川市其它公用企业乃至全省公交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成为公交发展史的又一座里程碑。几年来,在他的主持下制定和修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制度。在人事制度改革后形成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良好格局。
海琦董事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企业经济腾飞的同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他不断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使企业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增加了企业凝聚力。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加大推选评先工作,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人人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他还提倡为社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海琦董事长说过:企业领导人要以为职工谋利益为己任。他跑遍每一条公交线路、检查每一台车。他为职工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感动。数次对可乘人员工资大幅度调整,使人均收入提高到820.60元/月。
几年来,海琦董事长获得了多种荣誉和表彰,他语重心长地说:看未来,任重道远。他决心和他的同事们一道为铜川市的经济腾飞,为公交业的不断发展做新的贡献!
卢挺 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