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历经千般苦 服务下岗工
——记省国防工会职介服务中心
西安万寿路47号大门上方,一条红色横幅上写着“陕西国防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该中心2001年2月17日成立以来,白手起家,已开发用工信息1707条,职业介绍2155人次,使325人再就业,其中下岗职工275人。中心主任是施祥章,工作人员分别是:许荣光、甘彩凤、初秀华。
(一)
西安东郊有下岗职工两万多人,要为这个弱势群体服务,万事开头难。一无资金、二无工作场地、三无用工信息,工资还要自支。怎么办?你拿来2000元,他拿来4000元,我拿来8000元,自筹资金。为了下岗职工,说干就干。他们几人起早贪黑,卖过水果蔬菜,卖过凉皮面条蒸馍,配过净菜,卖过快餐。开始了艰难的资本积累。就拿做快餐来说:几个人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来了,自己动手做饭菜。快餐受时间限制,上午11:30分必须做好,12时送到各用餐单位。当时正值盛夏,一天近百盒快餐,七八种炒菜,几个人分头骑三轮车送。为了保证饭菜质量,他们严把进料关,每次做好饭菜,自己先吃,然后再分送下去。施祥章和许荣光都是50岁的人了,过分的劳累,导致中暑、血压高,但谁也没怨言。
他们在扩大卖蔬菜水果规模的同时,还吸收了12名下岗职工,每人月均收入也在300多元。创业的艰辛使他们看到了光明希望,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下岗职工创业的艰辛,深感责任重大。
(二)
资金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用工信息来源又成了问题。四个人分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国有的、民营的,东郊附近企事业单位都跑遍了,就连高新区、西安经济开发区、浐河工业园等地都留有他们的足迹。靠诚信、靠对下岗职工的真诚,他们将一条条用工信息搜集起来。但如何告诉更多的下岗职工和求职人员呢?刊登广告,没有钱。只好自己用毛笔写招工用工启事,有的打印成小纸条四处张贴。这又遇上了麻烦,市容有规定,不能张贴各类广告。虽说几次张贴,要么第二天被人撕掉,要么被当场抓住。市容人员一听是为了下岗职工,也就高抬贵手。以后,他们又改在家属区内规定的地方张贴,或张贴在城乡结合部没人管的地方。目前,他们的用工信息,不但为当地的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也为不少外地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工作依据。
(三)
维护职工的权益是工会的职责。他们对安置的下岗职工进行跟踪调查,使下岗职工时时都能感到娘家人的关怀和温暖。20多岁的下岗女工张某被安排到一家私企工作。60多岁的老板对其总是动手动脚,张不从,就百般刁难。职介中心得知此事,一面向对方交涉,指出其利害关系,另一方面又设法为这名女工重新安排工作。有的私企老板随意克扣下岗职工工资,就是差一天工钱,职介中心的人也是坚决不退让,一定要讨个说法。
采访中,东方厂下岗职工弥立新的母亲张桂兰说:多亏了中心,要不然我儿子的家、我这个家就彻底毁了。原来,弥立新下岗后,妻子为此要离婚,孩子才4岁,他父亲病逝不久,母亲退休费420元,也有病。是职介中心为弥立新找到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一个家庭的矛盾就这样化解了。类似这样的事,在这里还有许多许多。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