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12日
综合新闻
02

国有林场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本报讯 我省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我省有国有林场234个,职工总人数21103人,经营面积5278.5万亩,林业用地5065.5万亩,有林地面积3445.5万亩,活立木蓄积1.49亿立方米,加上省属五大林业局,全省国有林业局(农场)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分别占全省的31.9%、42.5%和61.1%。

毫无疑问,国有林场在我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中都处于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我省国有林场发展很不平衡。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省国有林场大多数还属于贫困林场,基础设施普遍较差,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有14个林场场部不通公路,15个林场场部不通电,28个林场场部不通电话,71个林场吃水困难,不少林场所属工区的条件就更为艰苦,全省国有林场危房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一些林场还存在着少数职工发不出工资的现象。

林场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但并不是唯一障碍。事实上,上项目、争资金意识不强,开发资金严重短缺才是林场产业开发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

从近几年全省林业政策贴息贷款的使用情况看,每年2亿多元的贷款额度,国有林场产业开发项目占有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而且主要分布省属森工林业局内,大量的市、县国有林场产业开发贷款每年不足5000万元。不少国有林场谈贷色变,存在不敢、不愿贷款的问题。另外,全省国有林场以资源、资产优势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吸纳个人、社会资金的量也相当少。我省国有林场产业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是一项弱质产业,发展至今,大多数林场仍缺乏忧患意识,既便是产业开发搞得好的地方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远没有形成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和规模化经营;更多的国有林场对林业产业项目缺乏合理布局、优势整合,存在市场定位不准,产品档次低,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难怪省林业厅一位副厅长认为,国有林场产业开发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

本报记者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