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19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家乡年俗 别拿毛泽东开玩笑 到儿子家去过春节 央视:三台晚会斗妍荧屏 挥师挺进大西北 千年古都奏凯歌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家乡年俗

□文/何高峰

“五豆腊八二十三,过年就剩七八天。”,一进入腊月,大人和孩子便扳着指头,一天一天算过年的日子。

终于,熬到大年三十了。最要紧的是中午的年饭不能落在人后面。大人在忙,孩子在忙,一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谁料平空里突然升起一阵鞭炮声,还是让别人抢了先。孩子等不及了,一边埋怨大人手脚太慢,一边将墨迹未干的对联急急地往门框上贴。大人就嚷:“响炮,响炮,端菜吃饭。”于是,一村的鞭炮声便一同炸了开来,一村的人便在鞭炮声中支起桌子,吃起了第一顿团圆饭。

晚上照例是要熬年的。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欢乐气氛中,欢声笑语,欢度除夕之夜。自然也少不了兴致勃勃地叙说着一年来,山里山外的世事变迁和人生故事。突然,电视里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晚会到了最高潮,大人、孩子也都激动起来、忙乱起来,因为新年到了,因为要放鞭炮啊!

鞭炮是早就准备好的,长长地挂在院中央的那棵大树上。一时间,院里院外,村前村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一片。也就在同时,院中那一大堆的柏树枝点燃了。柏树枝底下放着麦秸或包谷秆,火一点着,浓烟便腾空而起,直冲天宇,像一条顶天立地的青龙。据老年人讲,天上的众神会沿着柏垛烟搭成的长桥来到人间,给我们送来五谷和吉祥。想来也是,当新年的第一束曙光照临大地,这一条一条迎风曼舞的“巨龙”,不正象征着山民们真诚而热烈的礼赞吗?

忙完这一切,热腾腾的饺子已端了上来。饺子里包有硬币,谁吃到谁有福气,谁这一年必有大好事呢……

不知不觉,夜已很深了,孩子们早就撑不住了,但溜进热被窝前,还要去锅盖上响个炮呢,图个来年的吉利。也不知是什么讲究,多少年了,反正过年都忘不了这一细节:反正都是对新年的美好的祝愿!

大年初一吃早饭,孩子最忙。因为要烤面鱼。面鱼是用面粉做成的,将早已蒸好的面鱼放在火上,烤得黄焦焦、热烘烘、香喷喷后,挂在门前的椿树上,一跳一跳地吞着去吃,嘴里还念念有词:“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来我长长。”说是这样可以长高个子。

一家人正吃得热火,门口跑来一群孩子,一声喊,屋里的便坐不住了,碗一搁,嘴也不抹,就飞也似的跑了出去。待大人们追出门来,只见外面你追我赶,你欢我笑,早已是娃娃们的极乐世界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