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胀基础
据《人民日报》消息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2月25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在世界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阴影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成为一枝独秀,走通货膨胀的道路。因此,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基础。
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明确指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密切关注。”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2003年前8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持续小幅正增长,从去年9月份开始快速上升,同比增幅在去年12月已经高达3.2%。报告除了指出原材料、出厂产品、进口产品外,着重提到了房地产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加速增长的势头。据央行分析,如果价格传导舒畅,一段时间后生产价格的高增长就会最终传导到消费价格上,形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姚景源说,今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然会维持在3%,而且这个数字应当是属于正常的,是中国所能承受的。
姚景源表示,目前国内各种商品库存并不是短缺到能使价格上升过高的程度,并且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资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今年进出口总额预计仍将超过850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概占到GDP的60%,说明中国60%的经济活动和国际市场密切相关。现在全球经济仍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中国物价虽然相应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正显示,中国与全球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在世界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阴影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成为一枝独秀,走通货膨胀的道路。因此,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