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泥饭碗”换成“金饭碗”
——韩城市总工会积极开展再就业工作记事
韩城市电影公司的田秀军夫妇于2002年双双下岗,在工会组织的帮助下他们参加了市农广校的培训,去年下半年在新城街办坡头村承包复垦土地15亩,并栽种苜蓿、柿树等,走上了种植养殖的路子。通过自主创业,将昔日的“泥饭碗”变成了“金饭碗”。
去年,在韩城市像田秀军夫妇这样通过工会再就业工程,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下岗职工就有500余名。韩城市总工会主席谢桂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再就业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铺路搭桥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使每一位下岗职工都能在丢掉“泥饭碗”的同时端上“金饭碗”。
韩城市现有下岗职工2270余人,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总工会成立了再就业指导中心,实行工会一把手负责制,先后建立了再就业指导中心10个、再就业服务中心21个,并做到办公地址、人员、职责三落实。从机构上为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机构有了保障,政策要跟上。韩城市总积极配合政府制定出台了《韩城市下岗职工优惠政策》、《韩城市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市总制定了《企业民主协商制度》等文件,规范职工下岗程序,杜绝和减少了个别企业下岗分流职工的随意性。他们还在下岗职工的培训、再就业等方面制定严格规定,形成了从培训到再就业或创业的有效机制。
职工培训事关下岗职工竞争就业、提高再就业率的大事,也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近年来,韩城市总充分利用市总业校,并积极联系韩城党校、农广校等培训单位,对职工和下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职称培训,仅去年一年就培训职工1123名。通过培训在渭南考区考试中取得初、中、高级职称的达523人。此外,韩城市工会还制定了职工自学成才的相关规定,鼓舞下岗职工自学成才。通过培训,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特别是下岗职工,他们经过培训,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的准确率。还有部分下岗职工是多技集于一身,不但自己找到好的就业、创业机会,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更多岗位。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