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12日
国际纵横
03

法拉赫为生活所迫推出回忆录

口文/欣华

隐居美国的伊朗末代王后为生活所迫推出回忆录。

最近,一本名为《忠贞不渝的爱:我与巴列维国王的生活》的书悄悄地摆上了美国各地的书报摊,书的作者就是法拉赫。这位末代王后为何在这个时候出这样一本书?《纽约时报周刊》的记者对法拉赫进行了独家采访,她首次披露了她和丈夫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她眼中丈夫是可敬的爱国者

这是最近美国各地书摊上卖得很火的一本书,装潢相当精美,封面是一位身穿翻领西装的中年妇女,看上去她的目光显得茫然、无助,身材消瘦,如果不看作者的名字,估计没有多少读者知道她是何人。然而,当你看到“法拉赫·巴列维”这个署名时,你一定会惊讶不已:法拉赫不是伊朗末代王后吗?为什么她也出书了?

的确,这正是法拉赫·巴列维的回忆录——《忠贞不渝的爱:我与巴列维国王的生活》。她的丈夫里扎·巴列维是伊朗末代国王,自1941年开始执政,到1979年被推翻,关于他的统治,人们有很多看法。那么,法拉赫眼中的丈夫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法拉赫对《纽约时报周刊》记者表示:“首先,他是一位可敬的爱国者,他希望我们的国家进步,实现现代化。我在书中详细讲述了我在伊朗时的生活。”巴列维政权在伊斯兰革命中被推翻后,他和王后法拉赫一起流亡国外,后来辗转来到美国。不知不觉,25年已经过去了。但法拉赫一直没有回过伊朗。

正是由于那场震惊世界的革命,伊朗和美国成了冤家对头,近20多年来,两国高层频频过招,但关系直到今天仍相当紧张。

■回忆当年萨达姆在她面前玩酷

巴列维曾经是中东地区的风云人物,法拉赫自然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她甚至见过萨达姆,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虽然在作为伊朗第一夫人的20年间,法拉赫只见过萨达姆一面,但对当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因为萨达姆给她的第一印象实在太深了。

法拉赫回忆说:“我想那是1978年11月,当时我去了伊拉克圣城纳杰夫,会见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萨达姆当时是伊拉克的副总统,他接待了我。”

让法拉赫吃惊的是,萨达姆竟然在她面前玩酷:披了一件黑斗篷,一直拖到他的脚面上。也许他试图给外界留一个赶时髦的印象,但法拉赫怎么看怎么觉着古怪。可是身为伊朗王后,她也不好说什么。法拉赫说:“他也许认为披上这件黑斗篷可能与众不同,或最起码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让法拉赫感慨万千的是,当年玩酷的萨达姆如今已成为美国人的阶下囚,任由美国医生给他检查“牙口”。

那么,法拉赫是如何看待伊拉克战争这个问题的呢?她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伊朗政局稳定时,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在伊朗革命后,再看看那个地区所经历的变故——两伊战争、塔利班、海湾呀争,现在又是伊拉克战争。”她的言外之意很明确:她的丈夫稳定了整个中东局势。

■流亡生活改变了她对金钱的看法

从王后到流亡美国的一介平民,法拉赫真的难以接受这样的反差,在她独居小院时,仍不时回想起当年的

王宫生活。法拉赫说:“过去,我的德黑兰宫殿的办公室里有60个人伺候我,而在美国,我身边只有两个人,一个为我做饭,打扫卫生,一个是我的司机。这对我来说有点困难。我有时不得不向朋友借点钱。”

可是,当年她和丈夫流亡国外,虽然走得匆匆忙忙,但连值钱的东西都来不及带吗?法拉赫承认:“当年我们的确带了一些珠宝。感谢真主,如果没有这些珠宝,我都不知道怎么生活。我将这些珠宝卖了后,才感到我的生活有了些保障。美国人说金钱不能带来快乐,但金钱却能给无助的生活带来一些安慰。”

变卖珠宝的钱并不能保证她继续着王宫生活,而且那些钱很快就用得差不多了,她不得不精打细算,毕竟她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那些钱用一点少一点,而且总有用完的那一天。也许正是由于生活所迫,她不得不提笔写回忆录。毕竟,她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相信她的故事应该会吸引不少读者。

这本回忆录现在很畅销,很多读者关心的是,出版商是否预付了一大笔定金。法拉赫澄清道:“绝对没有!他们总共只给了我20万美元,而且交税后只剩下15万美元。我拿着这张支票拍了一张纪念照,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赚的第一笔钱。”当然了,即使在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20万美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过了这么多年的流亡生活,法拉赫显然对金钱有了新的认识。她说:“我对金钱从来都不感兴趣,一直以来我就没有把金钱看得特别重要。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几乎没钱了,我认为,如果没钱的话,你什么也干不了,肯定寸步难行。归根到底,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和钱有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