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家强控水泥投资热“蛋糕”引来几多觊觎者
作为原材料行业的支柱之一,水泥近年来销售颇旺。巨大的市场蛋糕引来了众多行业外实力雄厚投资者的觊觎,想从中分一杯羹。但是,国家有关部门早已先行一步,加大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坚持严格限制落后水泥工艺发展,依法淘汰关闭不符合质量、环保要求的企业,遏制了“你方唱罢我登场,众人皆上水泥厂”的混乱状况。
遏制初见成效,“蛋糕”依然存在。于是,产能扩张、并购风起。据统计,去年,我省水泥消费量约1750万吨,其中有200万吨为外省水泥抢滩登“陕”。今年,预计全省水泥市场需求量为1960万吨,本地企业的产量根本不足以应对。
市场需求的“空间”如何填补?其实,周边省份的水泥“大鳄”早已环伺在旁,据一份调查显示,河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四川甚至湖北的水泥企业均已试水长安,以低价杀手锏挤占市场、扩大份额。面对竞争者步步相逼,我省的水泥企业也在尽力提高产能,力图守住阵地,抛开以立窑为主的水泥不说,我省上市企业——“秦岭水泥”已开工建设一系列扩能项目,今年产量将跃至300万吨,市场份额将由2003年的12%提高到15%。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下,不进则为退,如何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地利之便,施兵家之道,谋当得之利,是企业当家人的常思所在。
水泥行业将帅兵勇,已行至摊头阵地。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