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省总援助中心牵头,十余市县工会参与——
探索我省下岗事业人员再就业新途径
本报讯 3月26日,由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牵头,来自西安、宝鸡、咸阳、国防、机械等10余个市县(区)、产业工会的困难援助和职介部门部分人员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劳务输出、异地就业问题,为扩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覆盖面探索新途径。
据悉,我省工会系统各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大力开展再就业政策宣传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再就业援助工作。截至2003年底,仅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一家就接待下岗失业人员17598人次。开设免费技能培训项目21个,举办技能培训班26期,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367人次;联系用工单位1029个,举办职介洽谈会17次,推荐应聘2565人次,职介成功1356人,其中“4050”人员占80%以上;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创业实体13个,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近200人。
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细化,我省相继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和在生产一线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中以“4050”人员居多,他们大多技能单一,在本地再就业过程中因为难以找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而成为弱势群体。但同时,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却出现了技术工人稀缺的“技工饥荒”。
针对这一现象,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抢抓机遇,牵头召开了这次讨论会。在讨论会上10余个市县(区)、产业工会困难援助中心相关人员踊跃发言,分析当地下岗失业人员在异地的就业形势。就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劳务输出的可行性、异地就业的信息获取、组织输出的各个环节以及输出人员异地就业的安全生产、权益维护、劳动保护和生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报记者 李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