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高度重视投资增长发出的信号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今年头两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这一超过去年一倍的增速,向人们发出了一个值得警惕和重视的信号: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尽管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但“大干快上”的势头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猛烈。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控制投资过热,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与去年相比,今年头两个月经济运行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53%的速度创下了1994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二是在一些国家意图控制的行业,增长速度更加迅猛。钢铁工业投资增长达到172.6%;三是地方投资大大超过中央投资增长。前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只增长12.1%,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4.9%。
出现这种局面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错误观念大有关系。一些地方领导认为,没有投资,就没有速度;没有速度,何来发展。控制投资,就等于自断生路,会吃大亏:一些企业认为,现在市场形势很好,要趁着大好机遇赚足钱。为了应对国家的限制,他们更是抓紧时间,拼命上项目。
从调控角度讲,我们现在一方面要保护发展的积极性,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对于局部过热则要坚决进行控制,以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不踩急刹车,不一刀切的原则,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但做好工作的关键在于,要在两者之间找好平衡,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无论是鼓励,还是限制,都必须态度鲜明,措施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