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女足进入风暴眼
刚刚经历了3月下旬的第一轮出线足球风暴,4月中旬,新一轮暴风雨又接踵而至。3月是男足国家队和国奥队的双雄会,4月则是男足国奥和中国女足的天仙配。由于被视为2004中国足球重中之重的国奥出线形势危殆,中国足协仍然承受着来自上级领导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据悉,近日总局领导明确指示,奥运预选赛,男女足至少要有一队出线。
这似乎表明,虽然国奥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还在,而彻底复活的前提就是必须在4月17日客场再胜伊朗,从而赢得与韩国在五一长沙会战中翻盘的机会,但某些人心底里不太相信还有这种机会,当然也就不会全力争取这种机会。
在一些人看来,要完成总局下达的至少一支队出线的任务,或者说要挽救因国奥失利而造成的危局,只有靠女足了。这样的判断是否正确有待商榷,而女足是否靠得住又是一件悬案。2002年,在连续输给朝鲜队后,教练班子不得不改组,一年后,由于没有完成世界杯进前4名的指标,球队再次大改组,不仅上任才一年多的马良行黯然下野,而且球员也大换班。用从未涉足过女足又没有执教国家队经验,甚至没有带过一线球队的张海涛,和一直生活在孙雯等巨星阴影下的任立萍以及更新的新人取而代之。
显然,即使不考虑张海涛的能力和新人的潜质,仅仅从足球运动规律而言,这也是一支还处于苦练基本技术、形成战术框架、积累大赛经验和磨合球队文化阶段的青涩之旅。但现在,张海涛们被赋予了不能承受之重的使命,而中国足球的一个悲剧,也是国奥队最新的教训是:领导一重视,球队就走样。现实地看,虽然抽了个好签,避开了最强的朝鲜及日本,可是从在阿尔加夫六国赛和最近几场热身赛的表现看,中国女足没有击败韩国队的绝对实力和把握。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她们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之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就非常重要了。可惜,在出线足球的层层重压下,这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周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