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初识“任一钻”
——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任建华
初见被称“燎原‘任一钻’”的任建华是在工作现场。
偌大的车间,一个人手抱砂轮机正在打磨一个工件,飞溅的火花从他的手下喷出,宛如一条五彩飞龙,蹿出老高,随即消失在腾起的雾尘中。任建华身着工装、脸上带着似防化兵一般的面具,在尘雾中,实在让人难以辩认,所以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
该吃饭了,为了不耽误任建华的工作,记者特意邀请他一同就餐,以便采访。陕南人至诚,酒亦烈。机警的任建华抢先出击,走到记者跟前:“工人报是职工的朋友,是朋友就把这杯喝了!”朴素的话语说得我心头一热,一仰脖子,就见了底。陪坐者抚掌大笑:“‘任一钻’哪,‘任一钻’,你真是没眼也能钻出个洞来!”。
其实任建华实是一个钻孔的高手。他所在的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是我国唯一的飞机起落架专业化企业。任建华是一名钳工。几年前,企业接到一项重点高新工程研制任务,在项目中有一顶尖级技术,即在300M钢上应用小孔开缝衬套冷挤压技术。300M钢是国内最硬的钢,深钻小孔,不但要求的精度很高,而且他们从来也没有干过。为了保证这次任务的完成,公司特意选用美国一家公司提供的扩孔钻及铰刀。作为攻关小组主要成员的任建华,在开钻前多次实验中发现:美方提供的专用扩孔钻、铰刀、挤压工具存在严重的缺陷。他向攻关小组提出要自己设计制作专用300M钢的铰刀,有人说:“你一个工人,能吃几碗干饭,还敢和美国人抗衡。”任建华就不信这个邪,他查资料,搞试验,苦熬了几天几夜,凭着自己多年打下的厚实基础,终于研制出一种各方面性能都优于美国公司的铰刀。从而也使美国公司的技术人员低下了他们那高贵的头,承认中国铰刀比他们的更好,答应无偿退换全套加工300M钢的挤压工具,为国家节约了不少外汇。
任建华说,深钻细孔是成品前最后一道工序,一种300M钢的产品,仅材料就是几十万以上,还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的加工,一个工件到钻孔前价值是100多万,一钻下去,成了就是合格品,坏了就是废品,国家要损失100万以上,所以他从来不敢马虎。
在陕西燎原公司人们都说任建华干活有“三绝”,一绝“高”,他专攻高新技术研制中高难度关键加工,练就一身高超绝技,每次高难操作公司非他不可;二是“精”,任建华干起活来比绣花还细,高精度的活也是非他莫属;三是“快”,头脑灵活,手脚麻利,每年完成工时都在近万小时以上,相当于一个普通员工一年完成了3—5年的工作量。自1982年进厂来,任建华每年的革新成果都有十几项,经他攻克的技术难关多达100多项,创经济效益千万元以上,连续多次被国防系统评为“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 本报记者 龙仁生
通讯员 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