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08日
头版
01

“东大门”前的沉思

“取潼关便可窥长安”。潼关这个历史上兵家必争的地方是关中的东大门,也是西铁分局管辖的最东边的一个小站。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古潼关的雄奇峻险已不复存在,铁路、公路的贯通使潼关失去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历史局限。当记者站在潼关火车站时,看着飞驰而去的列车,天堑变通途的感慨便随之发出。

从陇海铁路修通的那天起,一脚踩三省的潼关小站就热闹了起来,站虽小,但已成为秦、晋、豫三省交界上一个客流和货流的集散地。就拿客流来说,在编站上潼关虽没有华山车站大,但每年的客运收入在300万元左右。潼关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火车客运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但随着中国铁路的大提速,潼关这个小站也和其他小站一样,在第五次提速后,客运历史便划上了一个句号。面对这个句号,不由得引发了人们的许多沉思。

当记者走进潼关火车站时,车站入口处大门紧闭,整个火车站冷冷清清,昔日人来人往的广场也只有几个人,他们还是铁路职工。广场旁的商店老板说,火车站关门之后,街上都没有多少人,生意也不比从前。“铁路提速是好事,但对潼关人来说损失太大了。”这些商家的话虽有点偏激,但也反应出了一点问题。

走进火车站内,去年投资270万元修建的客运天桥已成了一种豪华的摆设,凌空横跨铁路线的天桥空荡荡的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无奈。在站长室,几名老铁路职工争着说,这个天桥是去年才建成的,是潼关县委县政府去年评出的“为民办的十件大事”中的优秀工程之一,但还未使用一年,就不能再用了,看着都让人心酸。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