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15日
综合新闻
02

东北汉子李太方黄河滩上创业忙

2004年6月初,在距韩城市28公里黄河滩的芦苇丛中,有两间简陋的小屋,这就是来自东北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李太方的家,旁边是他的家业:十个鱼塘和53头秦川牛。

今年40岁的李太方下岗前是七台河市一家烟草公司的工人。1998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创业。大半年的时间他为别人养鱼卖鱼,他看上了芦苇荡,爱上了黄河滩。2001年,他带着多年的积蓄及下岗工龄买断费,带着妻子、儿子,这次他准备好好干上一场。

他以每年200元一个水塘的价格承包了十个,大约有130亩的水面,饲养草鱼、鲤鱼。终日起早贪黑,鱼长成了可鱼价也下来了。当地人不太喜爱吃鱼,加上养的鱼多,价格也自然便宜,才二三元一斤。

正值壮年的李太方生性直率刚毅,干练中透着顽强与执着,是个能拿得住事的典型东北汉子。他两岁时父亲去世,自幼在坎坷困境中长大。下岗后从事过多种工作,喂过猪,种过地,酿过酒。成功过,失败过。生活的艰辛和酸甜苦辣,他比常人有着更深刻地体验和感受。鱼卖不上价,他又买来十来口大缸和酿酒的家什,造起了玉米酒。“李师傅的酒,好喝,棒!”喝过他酿的酒的人都这样夸奖。然而,现实有时真的很残酷。陕西不同东北,喝酒的人和酒量都无法跟他家乡黑龙江同日而语。酿造的酒销路不畅,要的人不多。

在黄河滩上创业干活儿,不同于平原。四周一片荒沙杂草,除了水就是草。光是太阳晒和蚊子咬,一般人就无法忍受,还别说干活儿。当地人不愿干也没人干,无奈,活儿太多人手不够,李太方只得返回老家找来两个帮手。有了人手,他又琢磨着,利用黄河岸边草料充足的优势,发展养牛业。于是在2002年春,首先买来30多头秦川肉牛,经过一年多的喂养发展,现在数量有53头。

人多、牛多,活儿也多。李太方的妻子冷丽霞,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手里的活儿总是干不完,极少有空闲。清晨5点起床,丈夫去回收头天下的虾网,她去屋后菜地浇水、锄草,为全家三口和两个帮工共5个人做早饭,抽空为鸡、鸭和四只狗准备食物,照顾儿子起床、吃饭、上学。等李师傅收网回来吃罢早饭,她又要去十多里外的集市卖河虾,完了赶回来做午饭。接着又要喂鸡、鸭、狗。她一面洗菜,一面讲起去年八月份那场横祸。连续下雨,他们居住的窑洞一天夜里突然垮塌,要不是李师傅反应快救得急,一家三口必死无疑。人逃出来了,可近万元的生活用品全毁了。东借西凑了五千元钱,总算在11月份入冬前盖起这两间小屋。讲到这,冷丽霞的双眼泛着泪花,她努力控制着,没有让它落下来。“事都过去了还说它干啥,人活着比啥都强。有钱没钱的,不是啥事。”李师傅接过话茬道。地道的东北汉子的言语。

在一家人的精心饲养下,牛多了也肥了,可销路又成了问题,对此妻子小冷常有抱怨,这两年干事儿总不顺。李太方却心平气和若无其事。“干事嘛,哪能都顺利,总会好起来的。”他豁达自信地说。

图①:打捞野河虾补贴日常生活开支。

图②:简陋的屋子里,电视机还是旧的,只能看到一个台,还尽是雪花点。但一家人在一起也是温馨。

图③:9岁的儿子和全部家务全靠妻子冷丽霞。

图④:这里距村庄很远,儿子许多时间是和一只伤残狗在一起玩耍。

撰文/摄影 柳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