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孕奇葩
青竹
在大西北神奇的黄土地上,有一方圣土,古人称为“有莘之野”,它养育了上古的先哲圣贤,同时也养育了一位名不见经传,却造诣颇深的业余书法家——王育仓。
今47岁的育仓系多年执教,九十年代以来在合阳县从政。少年时代的王育仓,就非常喜欢写手笔字,仿格上的功夫,常受到国文老师的褒奖。红蛋满纸的荣耀给充满幻想的他插上了奋飞的翅膀。从求学到工作,痴迷书道的嗜好数年如一日。拿了工资的他,首先想到的是置办心爱的文房四宝,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和《钦定三希堂法帖》,近现代书法名家于右任、胡公石的草书字帖等,都是他的珍藏之物。多看多练出风格,熟能生巧运自如。民间不乏未出名的书家里手和鉴赏力颇高的奇才,大家对育仓书法都很认同。而书家本人,则有求必应,毫不吝惜自己的劳动。近年来,他的书法遍及古莘大地,登堂入室,成为不少人装潢现代居室的雅品。走进他的办公室,浓浓墨香扑面而来。厚厚的习字之页,放得非常工整。其楷书力透纸背,势若公牛,一勾一划,皆难轻动;草书笔走龙蛇,势若天马,一腾一挪,底气十足。观其运笔,苦若拉纤,然论及书道,这位业余书法家淡淡言道:“这只是一种爱好,一种渲泄而已。”透过这平平之语,比照墙上之书法作品,真是文如其人,字亦如其人。四方大脸,敦厚结实,一堵墙似的王育仓,其字也给人一种墙的感觉——笔意拔鼎,笔力沉稳,飘逸之间亦可见凝重、见路道和章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育仓书法已走出古莘,受到诸多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