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风雨过后是彩虹
——我省人才市场走笔
记者近日走访了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该中心交流部副部长赵红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了今年以来我省人才市场的一些新动向。
营销类人才走俏
从今年上半年举办的几次人才交流会情况看,需求旺盛的专业有市场营销、建筑房地产、施工监理、预算员等等,特别是医药营销人员更是抢手。据记者了解,在省人才市场招聘的单位90%以上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营销类人才的走俏也可以折射出这些企业开拓市场的迫切愿望,从而也给求职者在适应市场技能方面有所启发。
民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非常看重工作经验,他们要求所招人员能很快适应工作,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人员是民营企业招聘时最合适的人选。相对而言,一些高端人才非常难招,如高新区的一些公司,既要求所招人员有高学历,又要求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于期望值太高,这些公司往往是空手而归,未能招到新人。
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省人才市场求职的西安人比较挑剔,而来自西安周边市县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对薪水、工作环境等条件容易接受,所以在人才市场也就好找工作。
技术工人难招
技术工人的断层是个老话题了,没想到在人才市场这个晴雨表上也得到了印证。据赵红介绍,陕西作为人才大省,也是外省市争相前来招人的重点地区,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外省用人单位甚至占到30%,如浙江、山东一些民营企业,他们非常需要技术工人,可往往招不到。赵红分析说,也许是有的技术工人根本就没来人才市场,因为他们早已将自己划在了人才这个概念之外,认为起码有文凭的人才算人才。
采访的当天恰逢技能型人才招聘会开幕,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确实有广东、浙江一些单位在招技术工人,电工、焊工、车工等工种都有市场,可这些单位前并没有多少人,多数人只是看看就走开了。看来技术工人要走红市场,不光是培养问题,还必须信息畅通,才能让技术工人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
大学生趋于务实
相对于以前大学生心理定位太高的情况,现在的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务实多了,特别是对工资的要求上,能明显反映出这一点。据赵红讲,现在大学生对工资的要求是,月薪600元至1500元都可以接受。另外,有的大学生面对严酷激烈的就业市场,已将目光不再局限于管理、技术岗位,比如陕西移动公司招客户服务员,铁路系统招列车乘务员,超市招收银员,不少大专毕业生也愿意去工作。
去年10月,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部,专门给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赵红介绍说,目前将档案、户口挂在人才市场的大学生有6200人,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去了广东、浙江等地民营企业,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了不就业,不就业主要是为了考研,以图今后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朱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