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农民走上国际地质大会演讲台
文?图/张正直 聂松泽
他成了世人眼中的“怪人”
1950年,胡美省出生在山东省平邑县丰阳镇一个普通农民家里。这里是沂蒙山腹地,周围群山巍峨,五颜六色的岩石非常好看迷人。
1973年3月的一天,当时正读高二的胡美省在学校里听了从省里来的几位地质专家关于全民找矿的演讲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后来,这些专家因有找矿任务,暂时住在公社里。从那以后,胡美省像变了个人似的,一有空便来到专家们住的地方,向他们讨教找矿的办法,并将采集到的几十种岩石标本带来,请专家们指点、分析。有时候,他一天要向专家们请教二、三十个问题。专家们被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其中有位姓毛的专家还送给了他一本《群众找矿常识》的小册子,他如获珍宝。从此,他拉开长达30余年坎坷不平的生活序幕。
1974年,高中毕业后的胡美省回乡当了农民,就在这一年,经省矿产局鉴定,他发现了山东省第二大萤石矿。该矿的发现,使他的干劲更足了。他用父母卖鸡蛋换来的钱,购买了地质锤、地质包、放大镜、指南针等地质勘测的必备工具,一有空便到深山、谷底、河流中寻找矿藏,有时候,四、五天不到生产队里干活。在那“工分、工分,是社员的命根”的大锅饭年代里,每个人的口粮都靠工分来发放。胡美省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很快招来了某些大队干部和部分社员的强烈不满,父母、兄妹对他的这种做法也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他不务正业,反复劝他改邪归正,但胡美省根本听不进去。一年到头,胡美省的工分常常被扣的所剩无几。为此,村里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转眼间七、八年过去了,和胡美省同龄的青年人纷纷成家立业了,而他一直还是光棍一条。直到28岁那年,他才成了家,这在农村青年中是极为少有的,好在妻子很支持他的爱好,使他倍感欣慰。
执著找矿 痴心不改
义务找矿,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就是专职的地质专家干起来都非常吃力,而作为农民的胡美省,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设备、三没有工资的前提下,仅靠地里那点微薄的收入和类似于乞讨的方式,顽强地进行着科学探险。
1980年夏的一天,胡美省将妻子为他烙好的20多个煎饼放到地质包里,便徒步踏上了到蒙阴考察的行程。沿途他一边勘测地质地貌,一边采集岩石标本,渴了喝点山泉水,饿了便吃从家里带来的煎饼。由于煎饼太少,第二天便吃光了。于是,他又像过去一样靠到老百姓那里要点饭吃来完成这次考察项目。就在第三天下午,已经饿了一天的胡美省来到一个小村庄到一农户家讨饭时,忽然跳出来一条大黄狗,扑上去,张口便在胡美省的腿上咬了一口。随着胡美省的一声呻吟,顿时,殷红的鲜血顺着裤脚流了下来。幸亏主人及时赶到,才制止住了那条黄狗。后来,深感愧疚的主人不但为胡美省包扎好了伤口,还破例送了他20多个煎饼,一下子解决了他2、3天的口粮。
祸不单行。就在胡美省完成考察项目回家途中经过一个山脚时,忽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胡美省不远处的一座梯田突然出现塌方,七、八块石头向胡美省冲来,由于躲闪不及,他还是被其中的一块石头砸翻在地,一同滚进了山沟里。接着,便失去了知觉。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脸上、身上全是淤泥,左腿剧烈的疼痛。他连忙爬起来,打开地质包,发现里面的标本还在,他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后来,在前来修梯田的农民的帮助下,叫住了一辆顺路的拖拉机,才将他捎回了家。
像这样的历险经历,胡美省每年都碰到七、八次,根本算不上什么,最令他忧愁的是筹借报矿的化验经费了。因为国家自1983年开始,取消了该项目的专项资金,所有的报矿者,都一律自费化验。可别小看化验费,它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这对毫无资金来源的胡美省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有时候,为了筹借一笔化验经费,他跑遍了大半个村庄和所有的亲友,甚至连家里的鸡毛都剪下来卖了。
1986年5月,胡美省采集到了几个稀有的矿石标本,他决定到省地矿局进行检测,可测验费需要320元,这可把他难住了。没办法,他只好到邻居和亲友中借。然而,他从早上8点出来,一直到天黑,走了40多户亲朋好友家,仍然没借到一个子儿。妻子见丈夫这样伤心,便悄悄地赶回了娘家,借了200元钱,然后,又将家中唯一的一只母羊变卖了110元钱,可最后的10块钱却再也无法凑了。正当胡美省一筹莫展时,鸡窝里传来了“咯咯嗒”的叫声,妻子一拍大腿,对丈夫说:“有了,听说最近鸡毛很贵,你把咱家里养的6只鸡的鸡毛剪下来卖了吧。”胡美省一边剪鸡毛,一边暗地里落泪。
他站在了地质学大会的演台上
胡美省义务找矿、报矿的壮举,引起了地矿界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部分地质学家的高度评价。国际矿物协会副主席、世界著名地质学家、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的黄蕴慧女士,作出了免费对胡美省的标本检测的承诺,并亲自到他家中为他送来了大量的地矿方面的书籍,勉励他继续从事地矿研究;国务院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赵鹏大教授多次对他进行了指导,并无偿为他提供了一些援助;浙江大学地质系教授方兆声亲自安排他到该校地质系的地质标本厂免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半工半读的实习。在此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地质学》、《矿物辞典》等著作,并随该厂的地质专家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而使他的地质勘测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同年,他被权威部门授予助理工程师。同时,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会议也纷纷邀请他参加,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地质专家。1996年7月10日,对胡美省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上午,他收到了即将在首都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邀请函。当他把邀请函拿回家中的时候,全家人都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8月4日,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111个国家的6000余名地质专家出席了会议,胡美省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名农民地质专家。在演讲台上,胡美省洋洋洒洒、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地宣读了他的论文《花岗岩、含有铁矿角闪石岩、片麻岩综合利用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一文,充分地论证了利用这三种矿石选铁,对于缓解世界钢铁冶炼业压力的重要作用。与会的专家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前卫、大胆的理论会被一位普通的农民提出。
从1973年到2004年,在这30余年的时间里,胡美省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设备、三没有工资的前提下,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历险,创造了人类地矿研究史上的神话。在这30余年里,胡共穿破胶鞋200余双,行程40多万公里,磨坏地质包246个,一大批铁、铜、云母类粘土、角闪石岩、片麻岩、花岗岩等矿藏陆续被他发现,其中花岗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些重大发现中,目前有档案记载的重大矿点就有17个之多,潜在的开发价值达数百亿元之巨。此外,他发明的污水处理净化剂、水泥生料助溶剂在“世界爱因斯坦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引起了许多国家专家的重视。(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