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半流动资金无法用一成企业资不抵债
我省企业在资金旋涡里打转转
本报讯 资金紧张、负债增加的老毛病,继续削弱着我省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调查显示,我省重点企业中六成企业认为资金紧缺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比率较以往又有所提高。据手头资料,全省重点企业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不足四成,产品(或业务活动)成本和财务、管理费用(广告、利息、劳动待业保险以及职工教育等)的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90%。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企业职工教育费用支出较上年下降26%。在企业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075.2亿元中,应收帐款和存货占用了近50%,使一半的流动资金无法正常运转。资金紧缺造成企业相互拖欠货款,近三成企业因客户拖欠资金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一直以来,银行贷款缓解资金紧缺矛盾是我省重点企业普遍采取的方式。全省重点企业77.3%具有A级以上的资信度,其中三成企业具有3A级资信度。去年全省重点企业年末负债1779.8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长速度较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企业全年支付利息37.3亿元,利息支出占到利润总额的28.8%;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5%,与上年基本持平;一成企业资不抵债。从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来看,2003年全省重点企业流动比率为97.23%,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为67.72%,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均低于国际上认可的100%和70%的基本偿债能力标准。资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下降,表明我省企业对负债的支付偿还能力受到阻碍。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