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04日
综合新闻
02

契机与零距离

·野山·

一些文化人喜欢识文断字,却对“新闻”低看一眼:认为新闻语言干巴巴、硬梆梆地枯燥乏味,没有意思。对新闻的这种认识多少有些偏激偏见或是有着“个中原由”。不过,我们一些所谓的新闻确实存在不能尽如人意的丑陋。

有的新闻写手养成了不用“眼球”、“契机”、“零距离”这样一类“时髦”字眼儿就无法行文的毛病。当然,没有废话不等于“干巴巴”,而是要有“灵气”。新闻写作不是文学创作,不能拿文学标准来衡量。有道是:新闻语言能够有些“文采”和“灵气”的总还是好。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不辨良莠美丑,只要见是时髦字词就往新闻里面塞,晕晕乎乎的,还满以为不错。稍加琢磨,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眼球”咱就略去不说,就说时下新闻开篇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契机”,以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以创优评佳为“契机”……似乎不用“契机”二字,下面的话就憋不出来。好在“契机”二字并不长。“契机”虽然比豪言壮语省事多了,可它们二者的套路却像是一个师傅调教出来的。

再说“零距离”,这是一个精确的数学概念,能够使用它的人,学问一定不得了!如果滥用它,那学问恐怕也就不怎么样了。

古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行文造句再三推敲之说。现如今,人类社会发展到了“知识大爆炸”的文明时代,我们的语言反而粗制滥造到了不敢思量的程度,的确令人汗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