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05日
头版
01

工程师为啥上街擦皮鞋

·李益民·

鞋油、鞋刷一摆,“工程师精擦皮鞋”的条幅一拉,陕西省咸阳市火箭导弹发射工程师陈星羽为谋生,竟在街头干起了擦皮鞋的活儿,又一场当年“陆步轩卖肉”式的作秀开始了。陈1987年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到陕西机械电器研究所工作,1992年9月调民营企业星火科技通讯设备厂任厂长兼总工程师。因经营不善,再加上政策原因,1995年底工厂倒闭,他失业了。失业后,办过公司,开过饭店,打过工,但屡屡失败,欠下债务五六万元,2003年又找政府部门要求上班,却遇到困难,于是街头擦上了皮鞋,作起了秀。作秀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赢得社会同情,从而向政府有关部门施加压力,最终解决工作问题,这完全是一种就业上的投机心态。

作秀,首先说明他有一种职业歧视。为什么选择擦皮鞋呢?因为擦皮鞋“低贱”,是最底层人干的事,只有这类事才能产生作秀效果,风光的活儿不能引发别人同情,谁知道他不是借鉴陆的经验呢?

其次,作秀的目的毫无道理。他认为自己是工程师,懂专业技术,政府就应该给他工作,不达目的就施压。其实不是这样的,政府没有安排他就业的义务。表面看,政府应该重视人才,但重视人才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为前提。失业后,陈成了“自由人”,没有任何部门的编制,如果因为懂点技术、有个文凭,政府就给饭碗,那对其他“自由人”是不公正的。中国的“自由人”占大部分,九亿农民都是,还有其他各类人员,可以说各有所长,难道都要政府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就业面前,每个人无论什么身份,机会都应该是均等的,公平竞争,靠自己的能力来谋生,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最大好处之一。而陈星羽却想让政府包办,这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人力资源是“统购统销”的,而如果今天再这样,那就说明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现实也确实如此,还有不少人利用改革过程中残留的计划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为自己谋利,陈的想法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代表而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