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特价书
□梁真鹏
看好特价书乃穷书生之专利,圈外人是不知其中妙趣的。今夏众多商家搞促销,推出打二折、五折不等的销售衣服和皮鞋之类,就听见有人嚷,书籍干吗不打折,打个五折就好了。
和特价书结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城里上学,书价犹在欲涨未涨时,吾辈书生看得多买得少。幸好地区新华书店把库存积压的书籍全部半价处理,这样书价低廉,逢上星期天,我们一伙结伴直奔特价书柜,仿佛猎人捕物,更像饿汉扑在面包堆里,挑挑选选,翻翻捡捡,半天下来,淘书必有所获,其中不乏妙作精品。一两元钱可以买十本书木是什么天方夜谈,五角丛书曾经风靡许久。《鲁迅全集》就是花很少钱成交的一笔巨大财富。
待毕业返乡教书,我们几人都携着一箱子便宜的好书荣归故里。内心欣喜而又怅怅然,毕竟买书困难,与她结缘的机遇少了。平日,学生来借借书籍看看,山里的孩子看出了山外的另一个世界,他们好感谢这座免费图书室。而我呢,平常无所事事日,正是静读钻研时;校园长夜一孤灯,书海邀游树灯塔。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独学而无好书,则行同痴人说梦缘木求鱼。闲暇时分,为了“充电”,又不得不踏上漫漫购书路。此时,书价飘摇上涨比物价通货膨胀还快,令我等工薪层望而生畏望“书”兴叹,大家只好精打细算有选择地购买。之所以偏爱特价书,是因为囊中羞涩;从经济角度上说,是能用有限的资金购买更多的书籍选读。旧书摊也是常光顾的一个理想场所,这儿又是一个新景点,纸张发黄,灰尘密布,价格增幅翻番,取精用弘,但仍是美丽的特价书市。其他,则要瞅机会了。巴金先生的《随想录》则是节假日书店打七折买的;海峡出版社的一套十二本“新时期中篇小说丛书”是打六折邮购的,漓江出版社的数册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也是打六折得来的。平时,一些文朋好友瞅着书家的书籍眼馋,说好书全让我霸占着,“艳”福不浅。我答,心诚则灵,业精于勤,得书也是缘嘛!你们一天为名利所累,或沉浸在官宦中,好书视而不见,哪有闲心翻书静读?
现在的书籍装帧豪华,书价居高不下,俗话说,买豪华书的都是不读书的,装潢门面而已;特价书也是有的,皆盗版玩意儿,众多学人不屑买之,我岂能为之心动?话说回来,而今已是市场经济,小城的书店琳琅满目,书市异常火爆,再也用不着为买书而长途跋涉了。我也有幸由乡下调进城里工作,双休日同家人总爱逛逛书店,或看或买,有意无意间总爱写些小文章在报纸上作些鼓动宣传,店主们和我相识相知,心下欢喜,临走时总要以馈赠所选书作酬谢,我总是坚决婉拒,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实在推不脱,打八折优惠,两不为难,两厢相悦,你发财我发展,我是学海无涯,他是经商有方。书价它涨它的,我照样能买到所钟爱的特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