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从马加爵疯狂杀人谈起

——当代大学生犯罪心理根源探析

从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昔日同窗,到江西医学院学生薛荣华连刺7人(2死5伤),再到6月29日西安发生的5名在校大学生合伙猥亵轮奸2名女青年。这一起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发人深思,催人猛醒,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曾被人们视为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相继涉足犯罪,成为世人唾弃的囚犯。一时间社会对大学生犯罪这一现象讨论成风,也引起了人们对大学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学校管理以及大学生素质的诸多拷问。

大学生犯罪惊天大案回顾

自今年春夏以来,一起起大学生犯罪,惊天大案震撼着人们的视听。

我们熟知的马加爵杀害4名昔日同窗自不必多说,未过多久,江西南昌又惊现第二个“马加爵”。今年5月16日上午,江西医学院2000级临床专业学生薛荣华在一小时内持刀砍伤7人,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如此猖狂,震惊全国。

无视法律,猥亵轮奸女青年。今年6月28日下午至29日凌晨,西安发生的5名在校大学生(张矛、王小靓、张凯、牛安、石璞)伙同2个昔日同窗(吴振西、董乐),合伙在一酒楼猥亵轮奸两名女青年。这两名受害人是王小靓、牛安的网友。28日下午,牛安将其女网友骗至酒楼。张矛、董乐提出与女网友发生性关系,遭到拒绝。胆大包天的张矛、董乐将其按倒在床上,强行脱掉其下衣。女网友誓死不从,以死抗争,二人对其拳打脚踢,不断猥亵。最后,二人怕恶行败露,于是将其放走。随后又找来了王小靓的网友,强迫其脱掉外衣,并藏了起来。女网友提出要回家,在索要外衣不给的情况下,只得穿着内衣离开。又由于羞愧难当,不得以返回向他们索要外衣。结果4人按住其手脚,将其轮奸。其罪行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大学生看大学生犯罪

西安某高校法律系一学生告诉记者,在犯罪发生率日益高升的今天,大学生犯罪可能是因为某些人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淡漠,才走上了犯罪道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朱某对记者说,大学生不是完人,对社会认知程度较差,人生阅历少,加之社会环境复杂,如果遇到挫折,容易心里失衡,走向极端。另外,大学生过于理想化,走入社会后心理适应性差,往往会产生一种对抗情绪,无法适应整个社会。

长安大学学生张某觉得,大学生犯罪是一种变相发泄,是一种对社会某些不合理现象的反抗和叛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辅导员周老师认为,要说犯罪的根源的话,就是由于他们站在学校与社会大门之间,思想上受到来自社会各种现象冲击和影响很大,往往容易出现人格分裂,从而诱发犯罪!至于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将中国大学教育逐步放开,直至完全开放,将社会化过程旦些融入大学教育。

西安某高校大学生班主任占老师则表示,大学校园不是象牙塔,老师和学校无法禁锢学生的行为,更不能控制学生的思想,也无法真正抵制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应该把对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探讨引发到对整个社会犯罪现象的讨论中来,让人们来正确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犯罪根源探析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校学生违法犯罪的人占总人数的1.26%,每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学生因种种原因受到校规校纪的处理,有的因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大学阶段是青春勃发、奋发有为的黄金阶段。一些大学生居然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航向,违法犯罪,成了校园囚徒。这些本不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如今却屡屡发生,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一)社会根源。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各种竞争加剧,社会日趋复杂。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当然当代大学生也是被影响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极易迷失方向,步入歧途。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国内出现了多种文化。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加之媒体对待各种暴力、色情的宣传不恰当,使得一些文化糟粕,流进校园,流进大学生的心中。一些意志薄弱者,在得不到社会、学校、家庭及时教育引导的情况下,干出一幕幕荒唐丑剧。

(二)学校教育不足。高校对学生的教育跟不上社会变化形势,忽视了大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相当多的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仅仅是智力的教育,而不包含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学生的恋爱问题。从小到大,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学校都是消极的、排斥的。其实恋爱是一种必然结果,却很少有人对这种正常状态进行引导教育。另外人们还习惯地认为,大学生吗,属成人范畴,这方面的道理、知识基本都懂,无须再加以教导。因而也就忽略了对他们进行教育,助长了犯罪。

(三)个人原因。价值观是影响甚至支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我价值出现了变化。个人化、个性化倾向严重,自我意识膨胀。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现了消极、颓废的倾向。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有过去大学生拥有的那种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者的想法,自我预期值下降。这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有些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连最基本的道德也放弃了。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他们心理比较脆弱,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低,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大学生人生体验浅,对社会认知程度低,而社会又极其复杂,故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往往会意气用事,铸下大错。

(四)家庭原因。父母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又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重智轻德”,这些都在年轻人价值观形成、人格健全过程中留下烙印,很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预防大学生犯罪最好的良方,除了学校、家庭高度关注外,最主要的是依靠全社会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完整的教育服务体系。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就做好知识、人格、心理的全方位准备,积极应对社会变革,迎接社会挑战,学有所成体现出一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在社会中体现真实的价值。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梁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