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性学专家李银河提议男女同厕
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近日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在谈到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中兴关于“男女同厕共宿”的动议时,这位在世界社会学界颇负盛名的社会学家表达了肯定的意见。在李银河女士看来,“男女同厕”、“男女同宿”并不是哗众取宠的提法,实际上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一种需求。
“其实这种提议并不为过,它是有道理的。”李银河女士说,“如果要讲出个人意见,我是赞同的。”
李银河所说的“提议”,是指最近一段时间,在台湾大学校园里闹得沸沸扬扬的有关“男女同厕”的争议。
争议的导火索,是台大社会学系的教授孙中兴提出的一个动议,这个动议的基本主张是,校园的两性平等应该从男女学生同宿共厕做起。
双性厕所是好是坏争议不断。台大孙教授的提议自出炉之日起就备受争议。据报道,对于孙中兴的新奇想法,台大女生普遍叫好,男生反而有些迟疑,很多男生对这个提议表示反对。
以厕所构想为例,有教授认为,一旦有男性进入女厕,会让女性提高警觉而紧张;其次,有可能给色狼以可乘之机;另外,如厕时异性在一旁,反倒觉得没有安全感。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银河则表达了独立的观点,在渐进的前提之下,她赞成“男女同厕共宿”的做法。李银河说,“有人认为双性厕所会给色狼以可乘之机,可是他忘了,在男女分厕的情况下,难道就能保证没有色狼闯入异性厕所吗?”
“这实际上是对一种社会需求的满足。”
社会学家李银河告诉记者,“男女同厕共宿”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关怀。那么,李银河女士所指的社会群体指的是哪一群体呢?男性,还是女性?结果,答案是两者都不是。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6%~10%的人属于跨性别人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李银河说,“这个群体认为自己既不属于男性群体,也不属于女性群体,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模糊地带。”
李银河告诉记者,跨性别人群很早以前就有了,如今我们时常听到的“易性者”、“易装者”都属于这一群体。
“在历史上,跨性别人群曾多次兴起跨性别运动,这一运动提出的目标是,在一些场合下取消‘男’、‘女’的标识。比如说厕所,就希望不要出现‘男’、‘女’的字样,另外包括驾驶执照、一些证件等,他们希望把性别一栏取消。” (欣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