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沈阳出现首位“职业举报人”
八年获奖金十五万元
他叫姜焕文,一次偶然的举报经历使他开始了职业举报生涯;8年来他举报了400多起案件,经查实获奖金15万元;为了躲避报复他5年没回过家;今年7月20日,他开通了全国首个民间举报网站。
意外:举报还能得奖金
姜焕文以前是沈城某企业的工人,1986年起是各家报纸的通讯员。尤其擅长写批评报道。“沈阳东陵区有家小啤酒厂,消费者竟然在喝啤酒时喝出了死耗子,姜焕文写篇报道,结果这个不合格的小厂关了门。”1996年下岗后他没了工作,他想自己的特长是写批评报道,目的是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那么为什么自己不直接向他们反映呢?一次意外的经历使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00年8月份,姜焕文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宣传某保健品的广告,广告中以消费者的角度大肆吹嘘产品有如何神奇,说吃了这种保健品疾病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看了广告后的姜焕文产生了疑问,保健品不是药,怎么可能有治愈率这一说法?这明显是一则虚假广告。几经思量,耿直的姜焕文走进了沈阳市工商局。不久,电视里那则保健品的广告不见了,当他再次走进工商局时,不但赢得了工商局领导的表扬,还得到了2000元的举报奖金。这让姜焕文眼前一亮,原来举报不仅仅是履行公民的义务,还可以得到奖金。打那以后姜焕文买来了各种相关的法律书籍开始自学以备举报时用。
“上瘾”:出差外地也举报
2002年5月,他到山东省蓬莱市出差,在等车时发现与客运站大楼连体的部分门市正在对外出售,他意识到对于只是服务部门的客运站根本无权出售门市,于是他乔装购房人进行暗中调查,并以客运站构成逃税行为举报到市地税局,两个月后,他接到了地税局的电话,称他所反映的问题已经查实,并通知他领取了一笔7000元的举报奖。
艰辛:5年没回家
为了躲避报复,他5年没回过家,成年租房住,居无定所。他整日带着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出没于街头巷尾,随身携带的手机号码多达六七个。一些违法开发商、制假卖劣的商贩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他多次遭到恐吓。一次,他到辽阳举报一个非法建房侵占耕地的大案,被举报方雇了4名1.8米高的大汉,手持铁棍来到他的租房处,但没有找到他,原来,他早有防范,及时更换了住处。有时他一天夜里就要更换两三个住处。
由于多次历险,他开始习武防身,买来一套教武术的VCD,随身带着一个双节棍,如今他能将一套双节棍耍得像模像样。
网络:培养更多职业举报人
通过网络培养更多职业举报人,是姜焕文一直的想法。
他用了1个月的时间,建立了网站。网站一经创办就火得不得了,平均每天能接到30多封。姜焕文说,“开办这个网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更多人能举报。”
登陆网站www.jubao007.com(中国举报网)进行浏览。率先进入记者眼帘的是两行醒目的字句“匡扶正义,鞭挞丑恶,依法举报,服务社会”。里面设有举报信息、举报范围、举报知识、举报政策、举报加盟、信息反馈等非常实用且一目了然的栏目。这些都是姜焕文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资料以及经验。在举报范围中,网站把举报分为职能部门违法举报、偷税或逃避欠税举报、侵占或挪用公私财物举报等近20个种类。
8年举报400多件,获奖金15万
8年来,姜焕文在全国各地共举报案件近千件,其中400件被查实,姜焕文告诉记者,“那些没有查实的不是因为我举报不实,而是有关部门没有查处和追究责任。由于资金不能回库,我也就得不到举报奖金。”他说,他获举报奖最多的一次是4万元,他举报了一件房地产百万元的偷税大案。他的足迹遍及辽宁、山东等省市,举报奖金累积得到了15万元。
(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