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宝鸡基层劳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本报讯 一年来,宝鸡市共在全市15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各社区建立了180个劳动保障工作站,基本形成了市、县(区)、乡(镇、办)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
据了解,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利用社区有效资源,共兴办各种便民利民实体1490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4.2万个,其中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3766人。同时,各工作站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主动承担下岗失业人员“三证”发放工作,大力开展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转移就业。扶风县南阳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积极与驻镇企业联系,动员农民群众跨产业转移就业。金台区、渭滨区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跨社区、跨地区就业。去年以来,宝鸡市共新增劳务输出25万余人,在外务工者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此外,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还紧紧围绕宝鸡市提出的打造“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信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总体目标,积极为宝鸡技术学院招生,使得该学院目前在校生达到了3800余人,从而有力推动了“宝鸡技工”人才品牌的形成。 ■柳琴 山雨